林前12章是圣经中唯一一处详细解释圣灵的恩赐的章节,但是保罗在这里提到恩赐并不是突兀的,而是继续契合林前的爱与合一的主题。正如导致分裂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保罗逐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对付,解决这些让人不能合一的原因,把教会领到合一与爱里。无论是派别之争、吃肉与否、或者恩赐的不同,都不应该导致信徒不能合一和相爱。在各样的纷争中,保罗都企图阐明爱与合一都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保罗在这一章进一步表明,恩赐是父子圣灵在爱与合一里的共同彰显,因此给信徒平衡追求恩赐与保持合一立下了榜样。

林前的主题是爱与合一

一个弟兄问,林前11章讲蒙头和主的晚餐的故事,12章后面讲身体的不同的肢体,为什么12章开始插进有关恩赐的教导?这样安排感觉有一些突兀,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写作?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林前的主题是爱和合一,但是不合一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是否吃肉、比如派别纷争、比如关于淫乱、比如关于主的晚餐时贫富是否一起吃饭,和这一章里是关于恩赐的不同理解和态度,都造成了信徒的不和。因此保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对付,因此这一章会开始谈论关于恩赐的事情,后面会谈论身体不同的肢体的比喻,都是在延续林前爱与合一的主题。就是无论是吃肉与否、保罗结婚与否、主的晚餐信徒是否一起吃饭,保罗所一直持守的立场都是,都要彼此担待,能够在爱里合一。凡事他都可以做,但是绊跌别人就不做。这一章同样延续保罗的思路,就是无论你的恩赐有什么不同,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彼此不合的借口。我们的恩赐虽然不同,但是我们还是身体上的肢体,因此需要合一。

罗马书揭示了保罗对神学的系统思想,反映了保罗作为神学家的一面。但是林前是保罗牧养教会的书信,反映了保罗作为牧师的一面。虽然保罗在林前谈论了不同的问题,但是却不是毫无章法的。这个章法就是保罗在力图使得哥林多的信徒能够脱离不合一的各样情形,能够在爱里彼此担待和合一。比如,保罗在林前一到四章对付的是分裂,保罗呼吁他们不要高看这个,鄙视那个(4:6),因为我们都是从神领受的,因此我们没有什么可夸口的(4:7)。五章对付的是淫乱。不要以为淫乱不会导致人分裂,因为有人淫乱,有人希望不结婚(7章)。所以可见哥林多信徒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有争议的。六章对付的是弟兄之间的诉讼,保罗呼吁他们在弟兄之间审断(6:6)。保罗在八章谈论吃祭偶像之物,“不吃也无亏缺,吃也无盈超”(8:8)。如果吃了绊跌别的人,保罗就不吃肉到永远(8:13).这都体现了保罗一贯的思想,就是凡事都是要考量别人的感觉,尽量活在爱与合一的灵里。林前十一章谈论蒙头和主的晚餐,其实也是在说弟兄姊妹要顾虑到别人的感受,不要羞辱贫穷的弟兄姊妹。本来主的晚餐是纪念主,但是“这个饥饿,那个酒醉”(11:21),这不但羞辱主,而且没有活在合一与爱的灵里。

因此12章开始谈论恩赐,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继续保罗的爱与合一的主题。因为对于恩赐的不同态度,也导致教会分裂,因此保罗必须阐述恩赐的真理,来让信徒达到合一。而且这个主题在林前13-14章的故事里继续下去。一方面保罗在谈论了这么多不合一的情况之后,在13章把爱的阐述提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同时在14章,保罗继续针对方言和预言的实行导致的不合一的情景继续进行对付,把爱与合一更是贯彻在这些叙述里面。正如保罗不反对吃肉,但是为了不绊跌别人就自己不吃肉一样;保罗也不反对方言,但是为了不绊跌别人,他宁可不在聚会中讲方言(14:19)。很多人误会保罗在这里是反对方言,其实根本不是,他是在为了合一的缘故,暂时放弃在聚会里讲方言,但是他私下讲方言比众人更多(14:18)。在林前15章,保罗进一步陈述复活的基督,在林前16章,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有一些最后的劝勉。从始至终,保罗的主题都是在帮助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脱离分裂,能够进到爱与合一的灵里。因此他在林前12章谈论恩赐,完全不是唐突的,而是都在他一贯的思绪里来对付导致信徒不合一的每一个具体问题。

回到开始这个弟兄的问题。之所以我们感到保罗在林前12章忽然谈到恩赐感觉到有一些唐突,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保罗在林前的爱与合一的主题。为了让哥林多信徒在爱里彼此但就并保持合一,保罗就需要对付每一个引起他们不合一的问题。保罗在谈论恩赐之后,特别举出身体上不同肢体的例子,就是要说明我们虽然恩赐不同,但是我们还是基督身体上的不同肢体,因此必须合一。

在这些各样的恩赐里,再没有比方言这个恩赐,让今天的教会产生更大的分裂的了。我们下面继续以方言和知识的言语这两个恩赐为例,来讨论今天教会分裂的情景,以及如何在这些分裂的情景中,从保罗的哥林多前书得到启示,来达到爱与合一。在谈论完这两个话题之后,我们会看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说,保罗认为恩赐是父子圣灵在爱与合一里运行的一个榜样,从而让信徒根据三一神的榜样来使用恩赐并学习彼此相爱与合一。

关于方言的恩赐的一个不同解释

一个姊妹问了一个关于说方言和翻方言的问题(12:10)。我说,根据一些灵恩派教师的教导,这是特别的恩赐,不是一般方言祷告的语言。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一种是受了圣灵浇灌之后,得到的祷告的语言,可以向神讲说各样的奥秘(14:2)。但是12:10节提到的“另有别人能说各种方言,另有一人能翻方言”以及12:30提到的“岂都说方言么?岂都翻方言吗?”,这是属于神奇的恩赐或者一种教会的里特别的职分。比如,我2015年接受了圣灵的浇灌,也开始讲方言。方言祷告可以操练自己(14:4)、操练信心(犹大书1:20)等,因此我每天坚持方言祷告。但是我从来没有在教会里讲方言并且翻方言的恩赐,或者我并没有在教会里讲方言和翻方言的职事。

几年前,我参加一个先知性聚会的时候,一个美国姊妹给我发预言,说我有一天能够看见天使和听懂别人讲方言,以至于神带领我到一些教会的服事的时候,就能明白他们的方言的内容,通过这些来了解圣灵对于这些教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话语。果然不久后,我就开始在异梦里常常梦见天使,但是迄今我还从来没有听懂过别人的方言。如果我有一天真的能听懂别人的方言的话,那么这就是要一个神奇的恩赐。我依然在等待神开启这个恩赐给我。

我得救的召会的李常受弟兄曾经学习讲方言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后来倪柝声给他发电报引用“岂都说方言吗”,来反对李常受弟兄继续追求灵恩。后来李常受弟兄也放弃了灵恩,并且变得反对灵恩。如果按照我上面的解释的话,倪柝声弟兄可能把“信徒方言祷告的语言”和“讲方言和翻方言的恩赐和职事”混为一谈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讲方言和翻方言的恩赐和职事”,但是每个信徒都可以拥有“方言祷告的语言”。很多基督徒也同样误会了保罗的话,因此反对信徒个人通过方言祷告建造自己,这是错误的。李常受弟兄可能在学习恩赐和方言的时候,没有能够进入真实的经历里,因此以后也变得反对方言和灵恩。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

关于知识的言语的一个不同理解

恢复本注解关于“智慧的语言”和“知识的言语”的解释,和灵恩派的解释,也有很多的不同。我个人现在倾向于接受灵恩派的解释。恢复本的注解说,“照本书的全文看,智慧的言语,是关于基督是神深奥之事的话,神已预定这位基督作我们的分。(一24,30,二6~10。)知识的言语,是分授关于神和主一般知识的话。(八1~7。)智慧的言语,主要的是出于我们的灵,并借着启示的;知识的言语,主要的是出于我们的悟性,并借着教导的。前者要比后者深。不过,这二者(不是说方言,也不是其他神奇的恩赐),都被列为首要的恩赐,和那灵最高的表显。因为这二者都是造就圣徒,建造召会,以执行神的运行,最有益的职事或服事。”[ 恢复本圣经,http://www.recoveryversion.com.tw/gb/read_List.php?f_BookNo=46&f_ChapterNo=12&f_VerseNo=1]

在灵恩运动里,则把得到的一些神奇的信息称作“知识的言语”,比如主耶稣知道撒玛利亚女人有五个丈夫(约翰福音4:18)、知道拿但业在无花果树底下(约翰福音1:50)以及没有人告诉祂就知道撒该的名字(路加福音19:5)。有人说这是因为主是神,所以祂无所不知。这个解释无法站得住脚。因为灵恩运动中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恩赐,他们把这个叫做“知识的言语“。”知识的言语“和先知预言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我在学习预言的时候在一个聚会中给人发预言,一个男子来到我这里接受祷告,我突然在脑袋里看见一个图画,就是他在敲鼓。我就问他是不是搞音乐的,他说是的,我又问他,是不是敲鼓。他说是的。我才大胆给他发预言说,神要祝福他们的音乐事工。后来一个同行的女子立刻倒地哭泣,这个男子也说”你真的听见圣灵的声音“。事后询问,原来他们是一个敬拜团队,在教会服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因此来到我们这里接受祷告,结果我的话语就鼓励了他们。这个在灵恩运动里常常称为”知识的言语“。李常受弟兄在著作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经历,就是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聚会中说”某人偷了粉笔,还在地上画圈“。这个话语就让曾经这样做的一个弟兄悔改得救。这样的例子在灵恩运动中,通常都称为”知识的言语“。

而”智慧的言语“是什么呢?通常是指在一种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从神得到的一个智慧的话语,化解了一些难处。比如,两个妓女争夺孩子,所罗门王就得到智慧的话语,要把那个孩子分为两半,给她们一个人一半,结果就把真假母亲分辨出来了(列王纪上3)。主耶稣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个妇女行淫的时候被经学家和法利赛人抓住带到耶稣这里,试探耶稣,并找耶稣的把柄。耶稣就被陷在两难之中。如果耶稣说不用石头打死她,就违反了摩西的律法;如果耶稣说拿石头打死她,耶稣可能就是杀人或者没有怜悯。耶稣就得到智慧的言语,说谁没有罪的谁先打她,很多人就离开了。这就是智慧的言语化解了危机。

李常受弟兄也有这样的经历。他在被日本宪兵抓住的时候,日本宪兵知道他在聚会中常常提到“复兴“一词,因此日本人就以为他和革命党有关联,所以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得到一些信息。李常受弟兄就祷告神给他智慧,结果在审问的时候,就告诉日本人他说的”复兴“是教会属灵的复兴,和政治无关。这个日本宪兵就拿起来李常受送给他的一名圣经说,你在圣经里找出来哪里有”复兴“一词。结果李常受随手一翻,就正好翻到哈巴谷书3:2节说到” 耶和华阿,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工作“。那个日本宪兵就很吃惊,就释放了他。[ 李常受,《历史与启示》上,129页。https://stonelin2002.wordpress.com/2008/05/27/%E6%9D%8E%E5%B8%B8%E5%8F%97%E5%8F%8A%E5%85%B6%E7%A5%9E%E5%AD%B8%E6%89%B9%E5%88%A4-%E7%AC%AC%E5%9B%9B%E7%AB%A0-%E9%9B%A2%E9%96%8B%E4%B8%8A%E6%B5%B7%E5%9B%9E%E5%88%B0%E7%85%99%E5%8F%B0%EF%BC%881942/]这个故事,按照灵恩运动中的解释,就是神在这个时刻给他的一个智慧的言语。

我们再来看恢复本的注解,“智慧的言语,是关于基督是神深奥之事的话,神已预定这位基督作我们的分。知识的言语,是分授关于神和主一般知识的话。智慧的言语,主要的是出于我们的灵,并借着启示的;知识的言语,主要的是出于我们的悟性,并借着教导的。”我个人认为这个注解对于什么“智慧的言语“和”知识的言语“的解释是错误的或者至少偏颇的,错误的原因来自于对恩赐缺少认识和经历。这个注解企图在讲道、心思或者悟性的范围内解释这两个定义,而忽略了这两个是神奇的恩赐。可见,当我们对某个神奇的恩赐缺少认识和经历之后,就局限了我们对这个圣经知识或者恩赐的领会,因此我们就会做出错误的解读和判断。我知道很多人,包括唐崇荣牧师都反对把”知识的言语“当作一个包括某人生了某种疾病等神奇的信息,他也认为” 当一个人大有能力地传讲神的道的时候,里面所充满的知识、智慧,那就是智慧的言语、知识的言语。“[ 唐崇荣,《圣灵的洗与恩赐》,第五章 – 圣灵的恩赐(上),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special/pneumatology3_5.htm]但是我个人认为,唐崇荣牧师也是缺少对灵恩的认识和经历,因此在心思里加以解释。当我多次观察到神使用知识的言语来医治病人、发预言等情形的时候,就更加倾向于接受这样的解释,就是这是一项神奇的恩赐,释放出从神来的一个神奇的信息。

我以上举了方言和知识的言语两个例子,来说明现代教会中对于恩赐的不同理解,以及导致教会的分裂的情景。那么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对于恩赐有没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争议呢?他们是不是因为恩赐的不同,就导致了他们不能合一呢?我想这是肯定的。因此保罗在这一章里特别阐明他关于恩赐的启示,来帮助哥林多的信徒来超越恩赐的不同以及对恩赐理解领受的不同,来达到在爱里的合一。

恩赐是父子灵合一工作的一幅图画

本章第1节提到保罗不希望哥林多的信徒不知道恩赐,然后在4节才提到恩赐,中间插进2、3节,提到偶像与圣灵,这是什么意思?这两节经文说,“你们作外邦人的时候,无论何时不论怎样受到带领,你们就被带走,去拜那不能出声的偶像,这是你们知道的。所以我要你们知道,在神的灵里说话的,没有人说,受咒诅的,耶稣!若不是在圣灵里,也没有人能说,主,耶稣!“

为什么这两节经文插在这里呢?我的猜想是一些恩赐或者邪术可能出于邪灵,比如圣经记载西门用邪术让人惊奇(使徒行传8:9),因此哥林多教会可能有人因此反对恩赐。比如今天很多美国传统教会的人反对冥想的祷告或者预言的恩赐,是因为NEW AGE里面有冥想和算卦、占卜之类的事情。但是保罗说,恩赐是出于圣灵的,他讲述的是圣灵的恩赐。这个可能是他在对付信徒间的一个争执。保罗清楚指出,他谈论的这些恩赐是出于圣灵的和主耶稣基督的。

下面从4揭开他进一步阐明,恩赐虽然出于圣灵,但是主耶稣和天父也有份于其中。4-6节说,“然而,恩赐虽有分别,灵却是同一位;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同一位;功效也有分别,神却是同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圣灵赐给我们的不同的恩赐;主赐给我们不同的职事;天父赐给我们不同的功效。三者合一,完成神的工作。这是恩赐是父子圣灵在爱里合一做工的图画。

如何理解这个话呢?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的职事“睚鲁的圣经世界”是出于神的呼召。主向我显现,呼召我有份与这个职事,我的呼召主要是传扬神的话语,特别是把神话语后面神的本意解释出来。主对我显现的时候,亲自对我说,祂要大大使用我。圣灵也赐恩赐给我。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异梦,从天堂拿到一个面包一样香甜的圣经,我也在实际聚会中发现,圣灵常常赐给我恩赐领悟神的话语并给我发表的恩赐和口才。当我使用这个恩赐的时候,真的把神的话语的亮光释放出来的时候,就显明出来这个功效就是神的运行,并且我们使用恩赐的结果是归荣耀于神。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神。

这个恩赐并不只是圣灵自己分赐给我而已,而是主、天父都在同时运行。圣灵赐给我的是一个恩赐,主成全的是我这样一个人或者一个职事,但是无论是在我里面还是我的职事里面运行的功效都是出于神。这个就表明他们的合一。现代教会针对恩赐有不同的看法,导致教会分裂。有的人认为恩赐不是出于神的,或者是神不在乎的微小的东西。但是其实这是错误的,因此保罗在2-3节说,他谈论的恩赐是属于圣灵的,4-6节他又说,父子圣灵都参与赐给我们恩赐、成全我们的职事和赐给我们运行的功效。

另外哥林多信徒可能认为自己的恩赐高于或者不如别人的恩赐,而产生争竞。保罗就解释说,我们虽然拥有不同的恩赐,但是都是一位灵赐给我们的;我们虽然职事不同,但是却只有一位主;我们的功效虽然不同,但是都是神在我们里面的运行。正如父子圣灵在功效、职事和恩赐上一起合一做工以外,我们也要彼此尊重彼此身上不同的圣灵恩赐、主赐给我们的不同职事以及天父的不同功效。我们要学习父子圣灵的榜样,在爱里合一的工作。借此保罗就清楚表明,恩赐虽然不同,但是却不但不应该带来分裂,而是应该带进合一。因为父子圣灵在使用恩赐上就是这样在合一里运行的。

对今天教会合一的启示

今天教会不仅针对如何对待恩赐有不同的意见,同时针对政治、疫苗更是分歧很大,我们今天教会面临的分裂的情形甚至比哥林多教会还要严重。难道我们今天的教会就在这样的分歧中无路可走了吗?保罗在林前教会所指出了一条路,就是纷争固然有不同种类,但是合一和爱依然是唯一的道路。难道保罗的教导,对于今天的教会没有启示吗?我们今天不可以应用保罗的智慧的言语吗?我认为是可以的。记住,无论造成纷争的问题有多少个,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在爱里彼此但就和合一。这个在哥林多教会管用,对于今天的教会也应该管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属灵的眼睛得到开启,看到保罗所陈明的道路;以及我们是否能够不凭着肉体而活,而是效法保罗,如同他效法基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