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带领大家读林前15章,主要的内容是讲到复活。但是我却注意到之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过的一个经文,就是29节谈到,还有人在哥林多教会为死人受浸。为什么哥林多教会还为死人受浸?保罗并没有批评这个现象,只是说,如果没有复活,为什么还要替死人受浸?这的确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这个经文说:“不然,那些替死人受浸的,将作什么?若死人真不复活,为什么还替他们受浸?” 一个弟兄对此也提出疑问,我在试图解释的时候,谈到哥林多教会不同的人活在复活里的光景不一样。保罗是一个完全活在复活里的例子。有人完全活在不相信复活的领域,可能代替死人受洗的活在某种中间状态。就是他们可能相信复活,但是却又对复活缺少保罗那样真实的经历。另外我还得到一个感动,林前15章其实是继续14章对追求灵恩的人的平衡话语之后,保罗继续对那些追求知识道理、却对主的复活缺少经历的人,来说一些平衡的话语。当我们过分追求知识的时候 ,往往会缺少属灵的经历。因此保罗做了自己对复活的主的经历,鼓励大家要在经历上认识复活的主。
保罗提到替死人受浸并不意味着赞成?
这个问题很让人困惑,因为我从来没有在任何现代的教会中看到替死人受浸的案例,而且之前读林前15章,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经文。一个网站“圣经综合祷读”(https://cmcbiblereading.com/)对此解释说,“关于什么是「为死人受洗」,圣经学者的争议很多,可能指替身式的洗礼。哥林多教会可能有些信徒曾代表已死而没来得及受洗的人受洗,保罗提出这事并非表示赞同,重点是借这事提醒哥林多人,若没有死人复活,他们做这事有何意义?”
恢复本圣经的注解也谈到,“这不该是初期召会普遍正式实行的,乃是一些信徒个人的行动。这些信徒关切死了的人,他们可能已经相信主,却没有在死前受浸。他们这样作,是盼望这些死了的人在主回来时,能从死人中复活,(帖前四16,)因为受浸很强的表征复活。(西二12。)使徒用他们所作的,加强复活的真理。然而,这不是说,他认可一些信徒替死人受浸。”
但是我反复阅读这段经文,虽然没有看到保罗支持为死人受浸的实行,也没有感觉到保罗在批评这样的行为。保罗只是在说,如果大家不相信复活的话,何必为死人受浸呢?我们来看15:29节是这样说的,“不然,那些替死人受浸的,将作什么?若死人真不复活,为什么还替他们受浸?”所以我更相信保罗的态度至少是中立的。保罗在下文立刻说,“我们又为什么时刻冒险?”我们相信,保罗之所以时刻冒险是因为盼望复活,他在使徒行传被审判的时候也这样向相信复活的法利赛人这样申明,说他被审判是因为盼望死人复活(使徒行传23:6)。所以根据上下文来看,保罗把自己时刻冒险盼望复活,和死人受浸并列,都是在谈论相信复活。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谁不相信复活?
圣经明确记载撒都该人不相信复活和灵,而法利赛人相信复活和灵。马太福音22章记载撒都该人挑战主耶稣关于复活的问题,问七个兄弟都娶过一个妻子,那么到复活的时候,她应该是谁的妻子。主的回答是,我们复活的时候不娶,也不嫁,好像天使一样。主耶稣还引用圣经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并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主耶稣的话很有意思,神是活人的神,所以在神看来无论人在地上活着,或者到天堂上复活之后,都是活人。
撒都该人固然不相信复活,但是这样的不相信复活的教训,是如何传到哥林多教会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有一些犹太裔的基督徒受到撒都该人教训的影响。从主耶稣前面的话来看,不相信复活的撒都该人,除了不相信人是会复活的,也不相信神是活人的神。因为如果他们相信神是活人的神,那么就应该明白人是复活的,因为神不是死人的神。
但是无论是撒都该人,还是今天一些基督徒,都可能对复活缺少认识。具体表现就在,他们对于神是活的神这一点认识经历不够。很多人拘泥于教条、传统,甚至神黑白的字句,而不肯跟随神的新的引领,往往都是不认识神是活的神。我多次说过,圣经中一部分神的话语是揭示神的性情,比如神的爱、光、圣、义,是永远不变的。圣经中,有一部分话是揭示神的引领,神的引领根据环境,和活的神的感觉,是会变的。当我们用过去神说的一些引领的话,把他们固化为不变的原则的时候,往往会让我们错过神的新的引领。历代以来都是如此,不仅犹太人如此,很多基督徒个人和团体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因此我们认识复活,绝对不仅仅是说要相信我们有一天从死里复活而已,而是今天就要相信神是活的神。我们不能把神的话语教条化,因为黑白的字句,甚至是圣经的字句都可以杀死人,但是那灵却让人活(林后3:6)。我们必须对活的神有认识,就是对复活有认识。
那么哥林多教会的人中谁是可能不太认识复活的一群人呢?保罗在林前15章说话的对象是谁呢?我得到一个感动,就是林前15章其实是在思路上是继续林前14章的。林前14章对付的是那些追求恩赐的人,保罗劝诫他们要平衡生命与恩赐。但是林前15章似乎是对那些反对追求恩赐的人说的。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我开始不太明白林前15章这里为什么会突然谈到复活。有一天,我就一边收听《戏剧圣经》(https://bible.prsi.org/zh-hans/Player)的有声圣经,播放林前15的经文;我一边不住方言祷告,寻求圣灵的帮助。忽然我想到一个问题,似乎是圣灵给我的感动。这个问题就是,“哥林多教会的人中谁是可能不太认识复活的一群人呢?是那些追求恩赐的人呢?还是反对追求恩赐的人?”
保罗在林前14章讲述了,说方言是对神讲说各样的奥秘(14:2),以及发预言的人可以讲出人心中的隐情,让人匍匐在地感叹神在你们中间(14:25)。这些追求恩赐的人,往往注重经历,所以常常对复活的主比较有认识和经历。但是他们的缺点是,有的时候不顾及到别人的感受或者过于偏重恩赐,所以保罗在14章来讲述一些真理来平衡他们这些人。保罗要他们顾到别人的感受,并追求爱和生命。而15章,保罗为什么突然开始讲复活呢?这个就是可能是对那些反对方言和恩赐的人讲的。因为保罗明确说,不要禁止讲方言(14:),可见,哥林多教会有一部分人是希望禁止讲方言的。为什么呢?当我们反对灵恩和追求经历的时候,人们就会过分注重知识,而过分注重知识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对复活的主在经历上会有缺欠。因此15章其实是继续14章对追求灵恩的人的平衡之后,保罗继续对那些追求知识道理、却对主的复活缺少经历的人,来说一些平衡的话语。
见证希伯来文原意就是“再做一次”
“见证”一字在希伯来的原文的意思是“再做一次”。换句话说,当关于医治、复活等见证分享出来之后,神是十分愿意“再做一次”的。换句话说,不是说耶稣基督只会向使徒显现,而是这个复活的见证会使得耶稣向每一个渴慕认识祂的复活的人显现。当主耶稣复活之后向门徒显现的时候,多马不在,因此他不信,但是他说,除非耶稣向他显现,他才相信。后来主耶稣再次显现,多马相信了。主耶稣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20:29)。但是这句话绝对不是说,神不愿意或者不再向人显现。反而多马虽然不信,但是他渴慕复活的耶稣向他显现,他也看到了复活的耶稣。
因此,保罗对经历复活的主的见证(1-11),可能就是这个目的。他希望他的见证能够激发哥林多教会一些信徒的心,让他们也能够认识和经历复活的基督。如果他们单纯相信了,那固然有福。如果他们有怀疑,他们可以求问主,复活的基督一定会向他们显现。圣经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没有得着,是因为我们没有求(雅各书4:2)。而另外一个原则,就是“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7:7)。为什么有的人不求呢?因为他们不接受这样的教导和成全,不注重对神的经历,而是注重知识道理。
我基督徒的前13年是在一个福音派的教会聚会,这个教会重视圣经学习,我因此在圣经学习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个教会不注重灵恩、医治、预言等恩赐,也不追求异梦、异象。所以在这13年的基督徒的生活里,我虽然也有过主的说话,但是从来没有被带到天堂上去。后来我离开这个教会,到灵恩派的教会学习恩赐,听到了很多人被带到天堂的见证,我就非常羡慕。我就常常祷告神带我到天堂看一看。2017年最后一天主耶稣对我显现,带我到天堂上去。之后,我还是不满足,继续祷告神给我更多的天堂经历。我那时在华盛顿DC上班,中午的时候常常出去散步祷告,一路上我不断用方言祷告、唱歌、拍手赞美神和祷读主话、唱圣经的话等方法,来不断与神交通并且祈求祷告。有一天中午,我散步快到波多马克河边的时候,我就心里真诚地祷告神说,今天再次带我去天堂看一下。我常常这样祷告,因此祷告完也就忘记了。结果晚上,我在异梦里,发现自己在天堂里排队等着见主。我被要求穿上一个袍子,等待见主,我兴奋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还没有到门口,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击倒在地。我无法站立,然后听见主的有力的声音“起来”,我顿时得着能力站起来。进到里面,看见主坐在那里,他叫了我的英文名字“Sean”,我听见宇宙的主叫我的名字,心都要化了。然后耶稣捏了一下我的下巴,非常风趣第问了另外一句话“没有胡子?”,祂都是用英文说的。这个与主的见面很短暂,却是我最近看见主的一次,我看见祂的脸和祂强壮的肌肉。之后,我被一个中国女子(我猜测是圣灵的化妆)领去天堂其他的地方参观,整个经历让我兴奋地完全忘乎所以。
请问,为什么我在前13年的基督徒生活中没有被带到天堂的经历?为什么我最近几年来有多次被带到天堂的经历,见到复活的基督?与主的相遇对我对复活的认识,有多大的影响?为什么福音派的基督徒追求圣经知识,缺少类似的经历?为什么灵恩运动的很多信徒都有类似的经历?这就体现出教导的不同,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期望。当我们通过分享经历来见证复活的主的时候,就会给渴慕经历的人心中种下种子,他们祈求神的时候,神就会赐给他们经历。这样的经历,会对人们认识复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哥林多教会的一些人注重知识,反对方言和恩赐等属灵的经历,因而慢慢就会因为缺少经历,而对复活的认识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对复活这样的真理的认识,导致他们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最后不再相信复活。你看今天自由派的教会追求科学和知识,不是连神迹和圣经都不相信了吗?而追求恩赐的人,常常方言祷告,并追求预言的恩赐,就会不断对神讲说各样的奥秘,和听到神的说话,自然就会有较多的机会碰到复活的主的显现。我们的属灵经历不能替代我们对主的爱以及对圣经真理的学习,因为过于追求恩赐的倾向需要被对付,因此保罗在14章对付这个问题。而过于追求知识道理(甚至科学),否认灵恩和经历,最终会导致我们所以为认识的真理变成教条和道理。因此保罗在15章提醒这部分的哥林多信徒,要重视属灵的经历。圣经的真理和属灵的经历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是我们基督徒飞行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而且不可偏废。今天传统的福音派教会偏于死沉,自由派教会否定圣经权威和神,过分追求灵恩的教会容易在真理和见证上出错,岂不是和哥林多教会的情形一样吗?
关于基督复活和基督徒复活的真理
保罗把复活的见证放在他陈述关于复活的真理之前,因为见证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提到主耶稣三日复活之后,“向矶法显现,然后向十二使徒显现,后来一时向五百多弟兄显现,其中大多数到如今还在,但也有些已经睡了;以后向雅各显现,然后向众使徒显现,末了也向我这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显现。”(15:5-8)
然后保罗才针对关于复活的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保罗这里关于复活的话,是在葬礼上常常被引用的。因为这次的感动,侧重不是在讲复活的真理,我们就在这里不花太多的时间来谈论这些真理了。总之,复活是播种。我们播下的种子是一种我们看得见的形态,但是复活的却是另外一个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对复活有经历,才能认识复活的基督,这样才能打破我们想象力的限制。有一个中国基督徒不相信复活,一个传道人就指着门外的麦田对他说,你播下的麦子是一个籽粒,但是复活之后的麦子却是一个麦穗,有很多的籽粒。这个基督徒一下子就明白了复活的真理。或许哥林多教会的替死人受浸的人,是一定程度上相信神的复活的人吧!他们在盼望中将自己在水里替别人埋葬,希望他们在荣耀中复活。尽管他们或许没有保罗对复活那样深刻的认识和经历,但是可能比那些不相信复活的人要更加认识复活吧!
认识复活让我们坚固多作主工
本章最后一节(58)说,“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我们服事主的人常常会灰心,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复活,并且受到复活的主的加力。很多服事主的人,都有一天疲惫不堪,但是主的显现就会让他们重新得力。当我们真的认识复活的真理,并对复活的基督有经历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看环境,常常多作主工。因为我们做的很多工作是播种的工作,种子播下去之后,会有人浇灌,但是让它生长的是神。我们只要不灰心,我们一定会在复活里收获丰收的。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