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次提到过,保罗碰到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他们是犹太人,从意大利的罗马而来,而保罗则离开雅典,他们都来到了哥林多会面。我说过,他们的会面是保罗属灵生命的一个转折点,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我们通常都觉得保罗是大使徒,因此他都凡事比别人强。不是这样的,任何人都是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的。连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还都要学习在神和人前面的恩典上渐渐长大。同样,保罗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上次在使徒行传17章的解经里,提到保罗或许在雅典犯了冒进的错误,他孤单一人因此可能被环境影响甚至左右,传福音的效果不算很好,但是在使徒行传18章的记录,则显示了圣灵进一步带领保罗和成全保罗的过程。

我们来详细看一看。

圣灵耐心引领我们进入神对我们的旨意中

主耶稣说过,凡事都是在天父的手里,如果没有天父的许可,一个麻雀都不会掉下来。所以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因为革老丢命令犹太人离开罗马,所以才刚刚从罗马来到哥林多,保罗也曾从雅典来到哥林多。他们在这里相遇,难道是偶然的吗?不是的。凡事都在神主宰的安排之下,目的是让保罗进一步受到成全,并且在服事上得到帮助。

这里有一个隐藏的线,但是我们在读经的时候,圣灵帮助我看见了这个线。就是一个人在跟从神的引领上能够完全顺服神的带领,并走在神引领的道路上是需要时间的,圣灵常常在耐心里引导、等候我们,让我们慢慢走到神给我们命定的道路上。但是,往往开始的时候,我们或许因为对神的旨意不清楚,或许对神的旨意不够顺从,因此就迟迟没有走在神给我们预备的道路上,因此在我们把我们的呼召完成和发挥出神赐给我们的恩赐上,都被打了折扣。我举个简单地例子,你就明白了。假如上帝给你的恩赐是音乐,祂给你的呼召是在音乐上服事祂,但是你偏偏希望学画画,可能你没有顺从内心的感动,一直花了很多时间画画,结果处处碰壁没有什么好的果效,等你有一天终于明白了,你所擅长或者神呼召你的是音乐服事,你也开始投身其中,你会发现各个门都给你打开了。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这种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处处都是。再比如,你或许希望做一个漫画师,但是你顺从父母的要求学了金融,但是你发现你格格不入,最后还是回到你热爱的行业,结果也成功打开了一片天地。我可以举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那么保罗是不是这样呢?近代以来,对保罗的著作解经的一个倾向,就是过分高举甚至神化了保罗,好像保罗不会错也没有错一样。其实是不然的。保罗也是一个人,也有缺点,也在不断学习认识神。到他晚年的时候,他都承认自己还没有完全得着,而是忘记背后的努力面前的,朝着标竿竭力追求。(腓立比书3:13-14)所以保罗的确是有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的。

好,我们就在这里看保罗是如何渐渐学习顺服神的旨意、走在神命定的道路上的。

保罗在使徒行传22章回忆他蒙召的经历的时候,说,主对他说,你去罢,因为我要差遣你远远的往外邦人那里去。你如果回忆使徒行传17章的内容,一开头就说保罗经过一些地方,到了帖撒罗尼迦就在犹太人会堂传福音,被拒绝之后又到庇哩亚的犹太会堂传福音,结果被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追来捣乱,才被迫跑到雅典,在那里给雅典的外邦人传福音,但是开局效果并不好。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保罗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极大的转折。那时候保罗并没有完全行在神对他的旨意里面,因为神对他的旨意,正如耶稣对他说,你要远远的到外邦人那里去。换句话说,神拣选了他做外邦人的使徒,但是他却留恋在犹太人中传福音。你如果看看他在罗马9章至11章的记述,讲到他自己宁愿被诅咒,也愿意以色列得救,你就可以理解保罗对犹太人的负担了。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不是神对他的呼召。

圣经明说,神呼召了彼得做犹太人的使徒,而拣选了保罗做外邦人的使徒(罗马11:13、加拉太2:8)。这里是很蹊跷的。你如果是神,你会拣选保罗还是彼得做犹太人的使徒呢?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拣选保罗,因为保罗熟悉犹太经书还在伽玛列前受教,是法利赛人,还是便雅悯支派的,也在第八天就受过了割礼,再有资格不过了。反观彼得是个
渔夫,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有学者说连保罗书信的希腊文的水准都远远高过彼得的希腊文水准。但是神却没有拣选保罗做犹太人的使徒,却拣选了彼得做犹太人的使徒。对于外邦人来说,我也觉得彼得更容易被人接受一点儿,因为他来自外邦地的加利利,而保罗则是个严谨的法利赛人,还极力热心地逼迫教会。所以从天然来说,保罗是彼得更有资格做犹太人的使徒。但是神并没有这样安排。

有一种说法认为,神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不使用我们天然所擅长的来做,而是用我们天然不擅长的,是逼迫我们必须信靠主,不是依靠我们人的能力而做,而是靠着信心和圣灵的大能。

但是我们人都有肉体和天然的选择,往往不是我们不知道神对我们的旨意和带领,但是我们的肉体、天然和习惯却常常拦阻我们,让我们没有办法很快进入神对我们的呼召中去。神也知道我们是这样的人,因此圣灵常常在耐心中等候我们、引导我们,但是也常常借着环境告诉我们“此路不通”,让我们“回头是岸”。保罗在这里的经历也是如此。我们在上一次的信息里提到,保罗可能因为企图通过辩论来劝说人接受福音,但是效果其实并不是很好。但是其实我们那个时候的理解并不全面,而在这次的读经中,我们看到更多地亮光,并不是保罗的辩论出了问题,而是保罗没有完全活在神的旨意里,因此神在各方面给他设立了拦阻,因此他给犹太人传福音的效果上并不是很好。

因此使徒行传18章是一个转折点,在18:5节和6节记载说:

“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下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郑重见证耶稣是基督。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服对他们说,你们的血归到你们自己的头上,我是洁净的。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到了这里,保罗可能才回想起当初主耶稣对他说的话,让他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传福音,他才明白神对他的呼召是做外邦人的使徒。纵然有一千个不情愿,舍不得抛下他自己的同胞犹太人,但是既然犹太人拒绝了福音,他也只好从此外邦人中间去。这样,他就被环境所迫转到外邦人那里传福音。这里看似是环境的逼迫,但是其实后面都是圣灵奇妙的引领。

因此在使徒行传18章,保罗碰到从罗马来的亚居拉和百基拉就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神主宰的安排。你想想,亚居拉、百基拉夫妇和保罗一起织帐篷的时候,他们不会聊天吗?他们的聊天内容中,亚居拉、百基拉夫妇会不会谈论他在外邦的罗马的生活经历,以及与外邦人打交道的经历呢?我想肯定会有的。保罗在上一章对雅典人传福音的经历不是很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就是,他并不了解外邦人,也不熟悉如何向外邦人传扬福音。

为得外邦人就做外邦人

一些西方的传教士刚到中国传福音的时候,采取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就是我们是福音的传扬者,你们是拜偶像的野蛮人民,因此你们要放弃信仰,接受我们的信仰。这些传教士中的一些人和西方的殖民者和官员往往有很深厚的关系,他们因此也会借用西方外交和军事的力量,逼迫中国人开放口岸并且接受福音,因此在传福音的效果上并不是很好,因为这引起了很多当地中国人的抵触。但是后来戴德生(Hudson Taylor)来到中国传福音的时候,他就改变这些人的做法,自己穿上了中国人的长袍并且像中国人一样梳起了长长的辫子,并且生活在中国人的中间,起居饮食和中国人的习惯都一样,因此他在中国内地会的福音工作非常有果效,把福音传到中国内地很多地方。

我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联想,保罗在雅典传福音的经历似乎有点儿类似西方传教士刚到中国的时候的态度,就是高高在上,企图通过辩论说服这些人离弃偶像转向耶稣基督,但是效果往往是不好的。但是在他这些失败的经历之后,以及亚居拉、百基拉夫妇和他谈论如何在罗马生活在外邦人中间,如何与他们接触,并且把神见证给外邦人的经历之后,保罗有没有得到启发?我相信保罗是得到了启发,并从他在雅典的经历中有所学习了。所以保罗在林前9:20-22节说:

“向犹太人,我就做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之下的人,我就做律法之下的人,(虽然我自己不在律法之下)为要得律法下的人;向律法之外的人,我就做律法之外的人,(对神,我不是在律法之外,反而对基督,我是在律法之内,)为要得律法之外的人。向软弱的人,我就成为软弱的,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众人,我成了众人所是的;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从保罗在这里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保罗已经学会了如何为了得着外邦人,而做外邦人,就是不是高高在上传扬福音,企图通过辩论来劝说别人信服福音,而是谦卑俯就,把自己放低身份,放在外邦人的水平上,与他们同吃同行、一同生活,用外邦人能够接受的语言,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扬给他们。

神后来的印证

我最近有一次特别的经历。就是碰到一个先知说,神要我成为美国公民,好帮助我以后的服事。但是,我因为是中国公民,也拥有美国绿卡,回中国探亲比较方便,再加上觉得神呼召我将来去中国服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就久久没有归化为美国公民。既然这个先知告诉我了,我也祷告等候了一段时间,但是丝毫没有得到神的任何确认,不过我还是糊里糊涂地递交了归化美国公民的申请。结果没有多久,我做了一个异梦,发现我的中国护照上的中文字被涂改,然后写上了很多英文的字母,并且我看见一个章盖下来,上面用写文写着“美国公民”的字样。我感觉这是主的印证,就是这个申请是出于神的,这个先知的预言是对的。但是在我祷告寻求神引领的时候,神从来没有给我什么印证。

我分享这个经历,其实也是在解释保罗这里的经历。当保罗没有完全活在神的旨意里的时候,他似乎处处碰壁,在帖撒罗尼迦、庇哩亚、雅典的犹太会堂传福音都不顺利。当然主在很早的时候,就告诉过保罗,神的旨意是差遣他远远地到外邦人那里去,做主的见证人。所以这个在保罗的灵里是有印记的。因此在18章一开始,保罗就遇见了从罗马回来的亚居拉、百基拉夫妇,可能进一步提醒了他从主听到的这个命令。等保罗发誓从此转向外邦人,并且到了家紧靠着会堂的提丢犹士都那里,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好多哥林多人听了,就信而受浸。(使徒行传18:8-9)这之后,主就在异象中对保罗显现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静默,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这城里有我许多的百姓。(18:9-10)我把这个叫做神后来的印证,就是当保罗最终走在耶稣告诉他的正确道路上之后,耶稣就向他显现,印证他走在神的旨意中。我们在属灵经历中常常有这样的印证,开始主给我们一个预言的话语,圣灵则在暗中引领我们,并通过环境给我们限制和引领,最终等我们走到神命定的道路上的时候,神会常常再次给我们印证,我们的确是走在神命定的道路上。

使徒行传18章11节记载说,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在他们中间教导神的话。这句话绝对不是偶然记载这里的,而是圣灵进一步印证保罗来到这里传扬福音,是活在神的旨意之中。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保罗不可以传福音给犹太人,而且18章后面还记载保罗到了以弗所,还去犹太会堂和犹太人辩论。但是我猜测或许从此保罗的职事的中心就转到外邦人身上。特别是18章19节记载保罗在以弗所的会堂和犹太人辩论之后,众人请他多住一段时间,他却没有答应。这和11节记载的,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的情景,是一个显明的对比。

在此之前,使徒行传18章还记载,犹太人攻击保罗的事情,但是当地的官员并不干涉。这个事情之后,18节记载保罗在那里又住了许多日,才辞别那里的弟兄,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也和他同去。之后他因为有愿在身,就去坚革哩剪了头发。之后才前往以弗所,但是在以弗所并没有很久,就离开了往其他一些地方去。

基督身体不同肢体的配搭

18章24节开始介绍一个犹太人叫亚波罗,圣经特别提到他是有口才的人,并且在圣经上很有能力。这些话语,圣经都没有用过来描述保罗,所以从这个描述上来看,亚波罗的确有保罗可能没有的恩赐。除了亚波罗有保罗没有的口才之外,这里还特别记载亚波罗在公众面前极有能力,驳倒犹太人,引用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18:28)这些记载都和之前保罗在犹太人面前传福音的有限果效形成对比,也间接证明了神对保罗的呼召主要是外邦人。因为神兴起了亚波罗这样的人给犹太人传扬福音,而且似乎他们做工的果效比保罗还要好。

当然圣经这里也记载到亚波罗的局限,就是他只知道约翰的浸,但是受到了保罗成全的百基拉和亚居拉则帮助亚波罗,把神的道路给讲解的更加详确(18:26)。这也再次说明了神做工的原则是借着身体的配搭,让基督身体不同的成员能够彼此配搭和补足。

在使徒行传19章,保罗再次来到以弗所,遇见亚波罗服事的弟兄姊妹只知道约翰的浸,并不知道圣灵的浸,就替他们祷告,让他们接受了圣灵的充满。这在前面圣灵也做了铺垫,就是18章20-21节,就是以弗所的人请求他留在那里多一些时候,他没有答应,但是他却说,如果神若愿意,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来(18:21)。

为什么神这样安排保罗迂回的道路?在使徒行传19章保罗补足亚波罗职事的不足又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亚波罗的职事中会只认识约翰的浸,而不认识耶稣的浸和圣灵的浸?这其中也有着深奥的属灵意义。我们希望在下次的读经中能够继续分享我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