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读利未记的一个难点就是祭物的复杂性和过度的细节描述,这常常让读经的人到这里望而却步,但是反过来想一下,正是这些细节的描述才能描绘出神的柔细的性情,和祂内里爱的所是。好比我们认识一个人,我们看一本传记,如果我们仅仅看一个人几百字的介绍,我们对之了解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看了一本详细描述这个人经历的几百万字的传记书籍,之后我们对这个人可能有的了解就会深厚很多。
利未记的描述也是这样,这些祭物的细节的描述就是神自己的一幅传记和图画。我们在利未记一章的读经里,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比如献祭的鸟为什么不用挑公母,但之前的牛和羊却要选取公的呢?为什么鸟要焚烧,但是嗉囊和羽毛不焚烧,只是放在焚烧牛羊的灰中呢?为什么祭司要把鸟的头揪下来,烧在坛上,鸟的血流在坛的边上,这些都是祭司做的,却不像献牛和羊为祭物的要自己宰杀呢?
人们很难分辨鸽子或者斑鸠的性别,甚至养殖鸽子和斑鸠的专业人士都很难分辨它们的性别。本来献鸟的人就是贫穷的人,他们象征属灵上没有足够力量和贫穷的人,他们来到神的面前的标准是很低的,所以神特别顾念他们,不去要求那么多的细节,否则他本来就贫穷,好不容易买了一只斑鸠,最后发现是母的,而如果献祭要求的是公的,就自然给他添了很多麻烦。宰杀也不需要他们动手,而是祭司帮忙。就好像教会里的一幅图画,我们常常对待新人,邀请他们来参加聚会的时候,也不要求他们带菜,还接他们、送他们,都是这样 一幅图画,是一幅温柔顾念的图画。他们能来就不错,他们来到聚会中就是将祭物献上了。
当我们生命幼小的时候,我们缺少分辨的能力,也没有能力献祭,因此需要别人帮助我们。但是这并不应该是我们停留的光景,我们需要不断经历生命的长大,可以献上羊和牛这样的祭物。我们可以从鸽子和斑鸠开始献祭,但是我们必须长大,能够有一天献上牛羊。我们可以从别人(祭司)帮助我们开始,但是我们必须长大,到一天我们能够自己宰杀牛羊。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幡祭是利未记开始记载的第一个祭物。1节说,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然后对摩西说话。可见,这些关于祭物的话,是耶和华心头的话。记住我们开头的话,这些祭物不仅仅是对以色列人献祭给神的要求,而且也是耶和华内里所是的一个描述。而基督就是神的彰显,所以这些祭物就是基督自己的一个描述。我们都知道,当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的时候是献上幡祭。可见幡祭是耶稣基督被献上作为祭物的一个预表。如同以撒完全舍弃自己,得到了神的喜悦;同样耶稣基督将自己作为幡祭献上,也得到了神的喜悦。因此在这一章里提到的做幡祭的不同动物,包括公牛、公羊、斑鸠或者鸽子,都是预表基督作为幡祭。基督作为我们的幡祭对我们来说功效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不同的人对基督作为幡祭的经历却是不同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我们知道基督为我们成就了救恩,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接受了这个救恩,大家对这个救恩经历的程度也不同。
2节说,耶和华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可见,神喜悦人从牛群和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虽然后面14节提到,人若以鸟为幡祭,就要先斑鸠或雏鸽为供物。但是或许献上鸟,并不是神的首选。这是给贫穷的人设置的条例。主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似乎也是这样贫穷的人,他们献上的是一对斑鸠或者两只雏鸽(路加2:24)。
3节说,如果供物以牛为幡祭,要没有残疾的公牛。这些都是预表的语言,没有残疾和公牛都是预表基督无瑕疵、刚强的生命。幡祭的实际就是完全的焚烧,没有一点儿留下,预表基督将自己完全献上给神。所以这是神要摩西预备的第一个祭物。这是从神那里为我们预表基督做祭物,将我们拯救出来。后面的赎罪祭和赎愆祭是为在我们这一面,如何经历救赎而需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基督首先献上自己作为幡祭,完成神的救赎,我们哪里有机会在后面应用祂作赎罪祭和赎愆祭呢?我们也没有办法进入平安祭的实际里,在平安中与神相会。
幡祭在神看来是没有时间的。启示录13章8节提到耶稣基督是“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而且彼得前书1:20节说,“基督在创世以前已经被神预先知道”。可见基督作为幡祭是永远的,超越时间的。幡祭的实际,就是神为了解决神和人之间的难处,走出了第一步。就是约翰福音3:16节所说的,“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让信入祂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以色列的会幕是天上的帐幕的预表。会幕中的至圣所就是天堂的至圣所的预表。神住在至圣所中,人无法进入到至圣所中,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才能进入到至圣所中。因此神与人相会,必须开出一条路来,让人、包括大祭司能够进入至圣所与祂相会。这个路就是借着洒血。当祭物的血洒在至圣所的遮罪盖上,摩西就能在至圣所的遮罪盖上并在基路伯荣耀的注视下,与神相会并听到神的说话(民数记7:89)。在旧约中用的是牛羊的祭物的血,但是新约中用的是耶稣基督无瑕疵羔羊的宝血。因为耶稣基督的宝血,我们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面前,为要受怜悯、得恩典,作应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6)。因此,没有神主动预备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作为无瑕疵的羔羊给我们做幡祭,我们是无法进入到至圣所亲近神的。换句话说,神预备耶稣基督做幡祭,就是祂采取的主动的第一步,踏出祂隐藏的至圣所。就是祂准备在基督里、在基督的救赎里,与我们相会。
幡祭之后就是素祭,素祭就是预表耶稣基督成为肉体,来成为这个实际的祭物。素祭通常用来预表人性,因此预表基督成为人,穿上肉体。如果没有神在永远里预备耶稣基督为我们的幡祭,我们就没有这个羔羊作为我们的祭物。如果没有耶稣基督成为肉体,祂就不能在时间内完成献祭,成就我们的救赎。希伯来书10:5节说,“所以,基督进入世界的时候,他说:“神哪,祭物和供物不是你所希望的;你为我预备了一个身体。”可见,神预备了基督的成为肉身来成为真正的祭物,而不是旧约的牛羊的祭物和供物。
平安祭的实际,就是神与我们最终相会的地方。当神给我们预备了耶稣基督作为幡祭和素祭,以及我们献上基督作为我们的赎罪祭和赎愆祭之后,我们就可以与神相会。这就是平安祭的实际。平安祭包括了很多的祭物,其中有完全献给神的幡祭,也有最后给祭司吃的举祭和摇祭等。
请你想象一下,神要从会幕的至圣所中出来见我们,因此祂预备了祂的儿子作为幡祭和素祭成为我们的救赎,遮盖我们的罪。但是我们要从帐幕外的外院子进入到至圣所与神相会,我们就必须经历赎罪祭和赎愆祭除去我们的罪。等我们与神相会的时候,就是经历平安祭的时候。我们与神相会的地点,就是遮罪盖上的平息处,就是摩西和神在荣耀的基路伯注视下相会并聆听神说话的地方。这个时候,神只看见遮罪盖上的血,却看不见摩西的罪。
因此在利未记的五个基本的祭物的顺序是这样的:幡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赎愆祭,这预表神从至圣所出到外院子里,祂在不同的祭物中与不同程度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中相遇。如果你是个在世界里流荡的罪人,好像路加福音15章的那个浪子一样,祂就在赎罪祭中与你相遇。如果你经历了赦罪,但是需要更多的圣别,神就会在赎愆祭中与你相遇。如果你要经历更多与神的相会和聆听神的说话,神就与你在平安祭中相会。如果你要经历更多耶稣人性对你的改变,神就要在素祭中与你相会。如果你要经历耶稣基督那样绝对为着神,神就要在幡祭中与你相会。从神的角度来说,幡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和赎愆祭的顺序是祂从至圣所里出来,到人的境况中遇见人。但是反过来,我们通过经历赎罪祭、赎愆祭、平安祭、素祭、和幡祭,是预表我们人从外院子不断进入到至圣所与神亲近。这就是利未记前五章五个不同的祭物的顺序的属灵意义。
但是6-7章讲到这五个不同的祭物的条例的顺序则略有不同。这个顺序是幡祭的条例、素祭的条例、赎罪祭的条例、赎愆祭的条例、平安祭的条例。平安祭的条例被放到了最后。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这是指神人都主动出来,最后平安祭就是神人相会的地方。我以前听说一个故事,讲述人祷告要坚持不懈。我们面对的苦难要想一座大山,我们的祷告就好像从一侧凿出一个山洞。我们努力凿出山洞的时候,似乎看到神没有做任何的事情。但是其实我们在我们这一侧凿山洞一尺,神就在另外一侧凿山洞一尺。我们放弃了,神就无法配合我们了。所以我们只要坚持祷告不放弃,最终我们会在中间相遇。这个故事很好。说到神人通过祷告在他们之间的互动。这五个基本的祭物就是这样一幅图画。
当我们了解了这个图画之后,我们继续来看幡祭的细节,就会更加明白它的属灵意义。
3节说公牛必须在会幕门口献上,他在能蒙耶和华的悦纳。这里就是说明,我们必须经历基督做幡祭,才能进入会幕,就是神同在的居所。虽然我提到,幡祭是创世以来神就预备了,并且是神的主动的作为。但是我们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经历这个幡祭。4节说,献幡祭的以色列人要按手在牛的头上,这表明与牛联合。这样以色列人的罪就转移到牛身上。同样,我们在献上基督做幡祭的时候,一定要与基督联合。基督就担当了我们的罪。5节说,这个献上公牛的以色列人必须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这个可能有实际的考量,如果都要让祭司宰公牛的话,可能太辛苦了。而且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救恩采取主动地行动。就好像虽然神预备了基督作为我们的救赎,但是我们必须主动接受祂才能获得救恩。我们的主动性是必须的。5节下半部分说,亚伦子孙做祭司的,要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和坛的四边。6节说以色列人到剥皮以及切成块子。7节说到,祭司要在坛上生火。8节说到祭司把肉块、头和脂油摆在柴上。9节说到以色列人要洗内脏与腿。祭司要把这一切都烧在坛上,当做幡祭,献与耶和华为怡爽香气的火祭。
注意这里的细节的描述。祭司是代表神的,祭司和以色列人各自承担了一部分的责任。献祭的以色列人要杀牛、按手在牛头上、剥皮和切成块子;祭司要洒血、摆柴在火上、在柴上摆放祭物、把祭物烧在坛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就好像神主动出来与我们相会一样,我们也必须采取主动与神相会。过分消极,一切都仰赖神的主动和祭司(或者今天牧师)的帮助,是我们属灵的懒惰。属灵的懒惰是今天教会信徒的一个极大的难处。据说,慕迪(D L Moody)曾经说过,他没有看到过一个懒惰的人能够得救的。今天教会里,很多基督徒只是去教会听听讲道,做一个“星期天的基督徒”,等到周中的时候,从来不读经、不祷告,也不向神献上任何的祭物。这样的基督徒虽然可以与神相遇,但是都是在外院子里的。
10-13节描述的以色列人献上公绵羊和山羊作为幡祭的,原则和上面的牛一样。也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公羊。11节特别提到那人要把羊宰于坛的北面,之后他要切成块子、切下头和脂油、用水洗内脏与腿;祭司要做的是洒血在坛的四边、把祭牲摆在坛上火的柴上、将祭物献在坛上。这里基本的原则和献上公牛是一样的。但是注意,这里没有提到献祭的以色列人要按手在羊上,与他联合。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对基督的经历没有那个献上公牛的人成熟。
14-17节描述的献上鸟为幡祭,则是更加不成熟。献上鸟为祭物的,只要献上斑鸠或者雏鸽即可。其他的事情都是祭司来做。15节记载祭司要把鸟拿到坛前、揪下头来、把鸟烧在坛上、鸟的血留在坛边;16节记载把鸟的嗉囊和羽毛除掉,丢在坛的东面倒灰的地方;17节记载要拿着鸟的两个翅膀,把鸟撕开,只是不可撕断;祭司要把鸟放在坛上,在火的柴上焚烧;这是幡祭,是献与耶和华为怡爽香气的火祭。
到此,本章的经文就结束了。但是这个图画却是非常让人发人深省。很多教会的基督徒的属灵光景,都是献上鸟。就是他们星期天参加一个聚会,其他的事情都是祭司(牧师)在做。多少年过去了,还是这样,他们的属灵生命没有足够长大。这是十分可惜的。这不是神最理想的愿望。神最理想的愿望是我们献上公牛,但是如果我们实在没有能力献上公牛,献上公羊也可以。但是如果我们无法献上公羊,就是献上鸟也可以。这是神的怜悯,在我们不同的程度中与神相遇。但是这不是神对我们的盼望。神盼望我们能够在基督里经历生命的长大和成熟,能够不断进前到至圣所与祂相会。
你可能说,主耶稣在8天经历割礼的时候,祂的母亲不是带祂到圣殿献祭,献上了一对斑鸠或者两只雏鸽吗?是的,没错。但是你要想一下,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献上自己作为祭物的时候,祂献上的还是一对斑鸠或者两只雏鸽吗?不是。祂成了神无瑕疵的羔羊。 我们回到我们开始的时候说到的,基督作为幡祭给我们成就的救恩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在基督里,对祂救恩的经历却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更多经历在耶稣基督里的救恩,这样才能得神的喜悦。我们对耶稣基督的救恩的经历,就是我们今天在灵里献上的对神的幡祭,这个幡祭里面包含献上给神的逾越的火祭,会让神闻到这样的馨香之气,从而得着满足。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