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林前7章的感动是,保罗之所以在这里讨论结婚不结婚、嫁娶不嫁娶的问题,以及是否守童身的问题,还是延续6章讨论的哥林多教会的淫乱问题。而且他的讨论重点在于陈明,属灵不在于外面的模仿,而在于不管外面环境如何,我们里面要真的尊主为大。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淫乱固然不好,但是完全禁绝天然的欲望也不是正确的。这是基督徒属灵经历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放纵肉体的情欲,一个是禁欲。比如,我们在天主教的历史上看到一些教皇和神职人员的纵欲,以及后来修道院的禁欲,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因此我说,这一章和6章保罗谈论淫乱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属灵经历的两个极端。而且属灵不在于外面的模仿,特别是哥林多教会的一些信徒或许希望在外面模仿保罗的单身。他们这样做或许是针对6章一些信徒淫乱而形成的反弹。但是保罗在这一章陈明,真正的属灵在于无论在任何的景况下,都学习活在灵里,把神放在我们的首位。无论我们是结婚还是没有结婚,无论我们是割礼还是不割礼,做奴仆还是自由身,都不在于外面改变什么,而在于里面尊主为大。保罗虽然单身,但是他并不希望哥林多的信徒在外面模仿他,而是各人根据神的引领来学习服事神。所以保罗这些话,是针对哥林多教会信徒的一些特别的问题来阐述的。虽然神的话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但是我们依然不可把保罗的话,当做律法和教条。历代以来很多基督徒把保罗的话当做教条,给教会带来了很多的伤害。比如,保罗谈到奴仆是否得到自由身的问题,完全不是在反对奴隶获得自由的身份,或者支持奴隶制,而是在陈明真正的属灵不在于外面的模仿或者改变外面的环境,而在于里面的自由和无论任何景况下都高举基督。历史上,有信徒把此处经文来证明奴隶制的正确,就是把保罗的话教条化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我们常常说,圣经每一章其实是和上一章或者下一章在逻辑上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往往这样的联系对我们的心思来说,不是那么明确。因此我们需要圣灵的光照,才能看清楚这些经文的上下文的关系。当我们明白了这样上下文的关系或者圣经作者写作这些话语的文本环境之后,才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圣经的话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直地分解圣经的话语,而不是曲解圣经。
比如,林前6章讨论了诉讼、淫乱的问题,为什么忽然7章开始讨论是否结婚不结婚的问题呢?在这次读经里,圣灵光照我们,让我们看到保罗的逻辑。圣灵高亮了7章第一节,“关于你们所写的,我认为男不近女倒好…”,特别高亮了第一节话“关于你们所写的”。根据神学家的一些解释,保罗写了不止两封书信给哥林多教会,其他的一些书信失传了,而且哥林多教会也写了多封书信给保罗,但是这些书信也失传了。哥林多教会的人写信给保罗,都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知道,哥林多教会有人犯了淫乱的问题,但是绝对不是每个人都有淫乱的行为。往往一个教会里,有一些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些人特别反感这些事情。比如,圣经中记载,妓女喇合的儿子波阿斯就是特别敬虔的一个人。另外一个妓女的儿子耶弗他(士师纪11:1)成了拯救以色列人的士师,而且他也把女儿奉献给神守童身。这虽然是他冒失起誓,但是绝对不是偶然。同样,在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也像一个家庭。一些人淫乱,另外一些人可能就看不惯,就好像天主教的修道院就是因为一些教皇和神职人士淫乱和放纵肉体的一个反弹。因此哥林多的一些信徒可能写信给保罗抱怨说,这些人有淫乱的问题,让他们看不惯。他们渴慕模仿保罗的榜样,来学习守单身,因此请教保罗他们是不是应该守单身,以及过禁欲的生活。
这就是圣灵给我们的感动。7章谈论的结婚不结婚、禁欲与否等问题,其实都是延续6章对淫乱问题的讨论。一些比较属灵的信徒,或许看不惯这些淫乱的人行为,因此希望有所改正,这是一个家庭里自然的反应。但是他们的属灵并不成熟,再加上保罗作为他们属灵的父亲是单身,因此他们或许以为单身就是避免淫乱、更加属灵的道路。但是保罗的话告诉我们,他认为,他之所以单身是神特别的呼召和恩赐,如果没有神特别的恩赐,但是依靠禁欲不能够做到自持,反而如果欲火中烧的话,也容易犯淫乱的罪。
因此保罗在7章1-7节,谈论为了避免淫乱夫妻要彼此满足对方身体的需要,而且也不要分房,除了为了专心祷告之外,免得撒旦试诱他们。而且保罗特别说明自己的这些话不是命令,只是容许,因为不见得众人都有保罗这样单身的恩赐。8-9节,保罗对未婚的和寡妇也是这样的态度,他们如果能够像保罗一样最好,但是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还是不如嫁娶为妙。10-16节,保罗继续谈论夫妻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他原则是希望夫妻能够不要分开,这不仅是保罗的意见,也是主的吩咐。但是如果不信的配偶要离开,就让他们离开吧。保罗虽然在这里谈论离婚的问题,但是其实依然是在讨论如何避免淫乱的问题。
17-24节,保罗继续谈论大家有各样的恩赐和呼召。他说,“只要照主所分给个人的,和神所召个人的而行。我在众教会中都是这样吩咐”(17节)。保罗之所以这样说,或许就是在回答这些信徒写信给他提出的问题。每个人的恩赐和呼召不同,所以我们追求属灵不能在外面模仿别人。但是属灵的模仿是每个基督徒属灵生命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我们都是从属灵的婴儿开始的,因此我们早期属灵生命的长大,都是在模仿属灵上带领我们的人。我们属灵的长辈和属灵的父亲,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属灵的成长,我们不知不觉就会模仿他们。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等我们的属灵生命到了某一个阶段,需要更深的进入属灵的丰盛生命里的时候,单纯模仿别人就不够了。我们必须加强与神的交通,明白神给我们的恩赐和独特的呼召,然后个人地、主观地跟从圣灵的引领,继续追求属灵生命的长进。
我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属灵的姊妹在带领其他姊妹在学习如何在属灵上长进,这个姊妹走路很慢。很多跟她学习属灵功课的人,以为走路很慢就是属灵的表现,就也故意走路很慢,就模仿她走路很慢。其实这并不是属灵,而是模仿而已。还有一个故事,几个韩国的基督徒姊妹,看到圣经中彼得在水上行走,就也去模仿,来展示她们有信心。但是不幸水大,她们就遇难了。还有一个台湾的弟兄,看到但以理胜过了狮子的口,也跑到动物园的狮子洞里展示自己的信心,但是不幸也被狮子咬伤了。还有一个美国的牧师,看到保罗被毒蛇咬了也没有死,就手拿毒蛇,结果也不幸被毒蛇要死了。我无从证实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此类模仿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哥林多信徒这里的问题的翻版。换句话说,历代以来,很多基督徒都通过在外面模仿保罗、彼得或者其他属灵上成熟的信徒,来企图达到他们的属灵成就,或者展示他们的属灵信心。其实,这看上去是一个捷径,但是其实是一条死路。
保罗说,受不受割礼都不重要,要紧的是遵守神的诫命才算得数(18节)。关于是否受割礼,在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中有争论。对于很多现代的基督徒来说,他们本来就不是犹太人,自然也能够接受不需要受割礼的说法。但是21-22节关于奴仆蒙召之后,也要宁可扔用奴仆的身份(21节)。这句话被后来的人误用,认为保罗是支持奴隶制。这就是属于把保罗的话律法化和教条化。这不是保罗在这里的意思。因为保罗在22节说,“因为一个奴仆在主里蒙召,就是属于主得自由的人;照样,一个自由的人蒙召,就是基督的奴仆”。保罗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属灵和服事主,不在于外面改变的一些行为、环境或者身份,而是在灵里、在真实里,敬拜神。就好像主耶稣说的,因为神是灵,敬拜祂的要在灵和真理敬拜(约翰福音4:24)。
同样,关于是否基督徒应该守童身的问题,保罗也说他并没有主的命令(25节),但是只是提出他的意见。这里似乎他倾向于人守单身,甚至鼓励没有妻子的人,就不要寻求妻子(27节)。以及他也提到,“叫自己童身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38节)。保罗也说,寡妇虽然可以再嫁,最好守节(39节)。并且在保罗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后,特别提到他也有神的灵了(40)节。这里看似保罗倾向于鼓励人守童身和不出嫁或者寡妇不要再嫁,但是我们必须从本章保罗整体的负担上来看这些话。保罗整体的负担依然是,鼓励人在人各自的环境中学习服事主,比如他在27节说,有妻子束缚的,就不要寻求脱离。我们有婚姻经历的基督徒都知道,婚姻是满了困难的。虽然主的话让我们不要脱离婚姻,但是很多人的心里是巴不得没有对方的束缚。很多人不一定是为了淫乱,而是两个人的相处实在有很多的难处。因此一些哥林多信徒提出单身的问题,或许他们也有摆脱婚姻束缚的考量。但是保罗明确告诉他们,如果有婚姻的不要脱离婚姻的束缚。
保罗在26节说,“因现今的艰难,我以为人最好保持的现状”。圣灵高亮了“现今的艰难”这几个字。我问和我们读经的弟兄姊妹说,这里的“现今的艰难”是指的什么?美国是一个基督教的国家,但是教会和基督徒依然感到世俗的极大的压力。而哥林多的教会是哥林多历史以来第一个教会,他们面对的社会的压力,包括偶像、淫乱、世俗化等各方面的压力,可能比今天美国教会面临的压力还要大。这个压力不仅是来自外部的,而且是也是来自内部的和哥林多信徒的软弱。因此在这样特定的情形下,保罗说,人最好保持现状。或许“现今的艰难”是指哥林多教会当时面临的世俗化的压力。
神的话在创世纪说到,夫妻要联合,成为一体(创世纪2:24)。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一些法利赛人问祂是否可以休妻,目的是试诱祂。主耶稣也引用这些话特别说到起初并不是这样,是因为以色列人心硬,摩西才允许他们休妻(马太福音19:8)。因此这让我们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什么是圣经属灵的基本原则,就是神起初设立的原则;以及什么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基督徒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圣经中一些特殊情况下特殊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当做来自神的普遍原则。圣经的话语固然都是来自于神的启示,但是有些话语是阐明神的性情和祂的原则,有些话语是阐明神在某个情况下的引领。
因此我们在教会里既需要圣经教师的恩赐,也需要先知的恩赐。圣经教师帮助我们理解神的话语,更好地理解神的性情和原则。先知帮助我们获得神及时的话语,和针对某种特殊情况下如何进行特殊的处理。我们必须在灵里明白神话语的真意,不能张冠李戴。我们知道神的话语固然在圣灵的光照下,可以应用在任何的地方,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了解圣经中神的话语,往往有当时的说话环境和说话对象的。我绝对相信,圣经的话语是神的呼出,是圣灵启示的。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要从祷告神,从圣灵得着启示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这里保罗谈到是否守童身的问题,特别提到他们面临的“现今的艰难”可能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我们在运用神的话的时候,需要避免教条主义和律法主义。我在地方教会聚会的时候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的基督徒决定每天阅读圣经,看到圣经上如何说就如何去行,一字不改,按照圣经字面的教导去行。比如,他看到圣经上说要施舍给人,就去施舍给人;如果看到圣经说,去爱邻舍,就去爱邻舍。他非常教条和固执。有一天,他看到圣经说,犹大出去吊死了。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办了。这个故事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却让我们看见,机械对待主的话,会如何的不切实际。
我们必须分清楚神的性情和神的引领的区别。有一些事情,涉及到神的性情,这就是神的原则。比如,神不喜悦淫乱,无论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神都不喜悦人的淫乱。婚姻也是如此。神的原则是神所配偶的不可分开,夫妻要联合,成为一体。这是因为神圣别的性情,在祂所创造的人身上的彰显。这个性情就是神是圣别的,祂不喜欢人的淫乱。但是是不是人就绝对不可以离婚呢?不是的。主耶稣也说过,除非因为对方有淫乱的缘故,神所配偶的不可分开。换句话说,如果对方犯了淫乱的罪,是可以离婚的。保罗,也更加补充说,如果不信主的配偶,坚持要离开,信徒也是可以离婚的。这些都是说到神在某种具体情况下的引领。每个人的情形是不一样的,因此神对于每一个人的引领也是不一样的。
不仅婚姻如此,连是否单身也是如此。保罗说,以他个人的观点,他认为守童身是好的。但是这并不是涉及到神的性情和原则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神的引领的问题。神可能引领一个人去守童身,好像引领保罗一样;但是祂可能引领另外一个人结婚、成家、生孩子。这是神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引领。保罗在那个时候作为福音的先锋和使徒,他如果有太太或者孩子的话,可能会妨碍他无所顾虑地去传福音。但是对于一个在教会里担任牧师的人来说,或许结婚生孩子就是好事情。他们不仅可以服事弟兄,也可以服事姊妹,还可以服事儿童们。因为他们夫妻生活的经验,让他们可以服事所有的人。
我在读经最后提到,30-31节的话似乎有一些矛盾。因为保罗说,“只是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缩短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喜乐的,要像不喜乐;置买的,要像无所拥有;使用世物的,要像不浪费使用;因这世界的样子正在逝去。”为什么保罗在这里说这样矛盾的话呢?一个弟兄分享说,或许答案就在32节里。32节说,“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讨主喜悦”。我们从这里就可以再次看到,保罗在乎的不仅仅是你结婚还是不结婚;哀哭或是不哀哭、喜乐不喜乐、置买不置买、使用世物浪费不浪费。他在乎的是,我们在各样的情况下,都能够无所挂虑。不要为世界上的事情挂虑,而是为主的事情挂虑。 但愿保罗的这些话,成为我们今天的鼓励。我们今天在美国的教会和基督徒,很多人都是满了很多的挂虑,这些挂虑让我们分心并远离了主。我们获得拯救的办法,并不是辞职、离婚、守单身、去修道院等诸如此类外面的东西,而是在各样的境况中,把自己的心转向主。让主在我们每天大大小小的生活中做主作王,就自然让神喜悦。我们也不需要外面模仿别的人,而是根据神对我们的恩赐和呼召以及引领来单独跟从神。我们也不可以机械教条地来对付圣经的话语,甚至把它们变成打人的“律法”。这就是我们读林前7章的感动。希望这些话能够祝福你。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