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9章13节,引用旧约的话说,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恨的。”一个基督徒在聚会中询问说,为什么神恨恶以扫?这个恨恶这个词是不是语气太过强烈了?神为什么拣选了雅各,而不是以扫?如何理解神的拣选?如何知道我们是神拣选的?如何知道哪些人不是神拣选的?看似很多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根据STEBBIBLE.ORG的字义解释,这个词“恨”是μισέω (miseō),意思就是“恨”,所以字面上是没有错的。神为什么要恨恶以扫?一般人的理解是,因为以扫拣选了肉体,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的名分,因此神恨恶他。但是,其实神也爱以扫。当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上来的时候,他们经过西珥地的时候,耶和华特别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和以扫的后裔争战,因为耶和华将西珥山赐给以扫为业(申命记2)。所以这个“恨”,可能更好像是中国人所说的“恨铁不成钢”。

是神没有拣选以扫吗?以扫是长子,没有理由说神没有拣选他,但是以扫自己的拣选却带进来不同的结果。换句话说,神对我们的拣选和我们自己的拣选是一个动态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僵化、死板的关系。不是说只有神能拣选我们,我们完全是被动的。我们的主观的、主动地拣选,会给这个动态关系带来一个不同的结果。

比如,有一个关于布道家慕迪(D L Moody)的故事。有一个学生问他说,既然所有得救的人都是神拣选的人,神在创世之前豫定的。但是,如果我传福音的时候,传错给神没有拣选的人,该怎么办呢?慕迪回答说,你如果传了,他信了,他就是创世之前神所拣选的人。他在进入救恩的门之前,看到门上写着“凡愿意的都可以来”,而一旦他进了门,回头看见里面写着“你是创世之前,神所拣选的”。

这个故事很好的讲述了这个动态的关系。神愿意万人得救,并且完全认识真理(提摩太前书2:4),这是神普遍的恩典。但是神给了人自由的意志,所以人有拣选的自由。神差遣了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到世上,为世人的罪做了赎罪的羔羊,能够把人带回到神面前去。但是人要不要回到神面前去,并不是自动的,还是需要人自己做一个拣选。因此,虽然耶稣基督为每一个人的罪死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经历了赦罪和救恩。因为你必须拣选接受耶稣基督做你的救主,才能获得这样的救恩。

同样,在基督徒的属灵生活中,你也必须做出这样的拣选。没有说,你信主了,你的属灵生命就会自动长大,你就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自动变得生命成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必须每天做出拣选,将自己的心思置于灵,就是生命平安;如果你将自己的心思置于肉体,就是死(罗马书8:6)

罗马9章其实依然是罗马8章的继续。就是用以扫和雅各这样的故事来做一个对比,描绘出不同拣选带来的不同结果。我们都可以是以撒所生的,这预表神在耶稣基督里给我们预备的普遍的恩典,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以撒所生,成为神所拣选的人。但是,你却有自由做雅各,要得着神的丰富和产业;或者你也可以做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的名分。今天你的红豆汤,可能是你的属世的享受和娱乐,或者你的罪中之乐。很多基督徒现在是选择了肉体和世界,因此不知不觉做了以扫。我们需要警醒。

保罗在罗马9章6节说,“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7节说,“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是儿女,唯独从以撒生的,才要成为你的后裔。”8节说,也就是说,肉体的儿女不就是神的儿女,唯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这里列举了亚伯拉罕的例子和以撒的例子。你可以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但是你如果是出于肉体所生的,就是以实玛利。你如果是出于应许所生的,就是以撒,才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你即使是以撒的后裔,但是你如果拣选肉体,你还是可以做以扫;但是你如果拣选神,你就是雅各。

这一点的真理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神之所以告诉利百加说,这两个双胞胎里面,神拣选了雅各,而恨恶以扫。(10-13)并不是说,神命定了以扫不能得到长子的名分,而是出于神预知以扫会拣选肉体。预知并不意味着神喜悦这样做。如果以扫珍惜他长子的名分,神也会祝福他。那雅各呢?神也会祝福他。在世界上的父亲,长子的名分只有一个,但是在神来说,祂的丰富是无限的,所以祂也可以无限地祝福很多不同的人。

神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动态的关系呢?首先,神希望祝福所有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但是神又说以撒的后裔才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神希望祝福所有以撒的后裔,但是如果人像雅各一样,拣选长子的名分,才能得到祝福。换句话说,神一方面希望万人得救,但是祂绝对不希望有人滥用这个恩典,从而在肉体里放纵自己。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关系,就明白了神为什么允许这里有这样的矛盾。这就是神的拣选与人的拣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神拣选了你,但是另一方面,你自己的拣选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神是活人的神(路加福音20:38),神也是活神。神决定我们谁得到生命和祝福,不是我们的神学,我们也不可以用神的话来捆绑神自己。因为神是活的神,神的话也是活的。

14-18节说,神要谁施怜悯,就对谁怜悯,不在于那定意的和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连法老心硬都是神兴起的,为要显明神的权能。但是这绝对不是我们的借口,来做一个心硬的人。我们心如果向神刚硬,神就会让它刚硬;如果我们悔改,向着神的心柔软,神也就施怜悯给我们。

近些年来,关于恩典福音(Grace Gospel)的争论,就是和这个真理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看到这个动态关系,会有两个极端的结果。一个就是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和律法主义,来企图得到神的怜悯。很多教会有不同程度的律法主义的教导,这样的教导会绊跌一些信徒。另外一方面,如果认为都是在于神的怜悯,人的努力和行为没有效果,甚至人信主之后的屡次犯罪都能得到神的赦免,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让很多人滥用恩典。

9章22-23节说,“若是神愿意显示祂的忿怒,彰显祂的能力,就多用恒忍宽容那些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且要在那些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彰显祂荣耀的丰富;”

这句话很拗口,一个弟兄提出问题说,不理解这句话在讲什么。为什么神要显示祂的愤怒和彰显祂的能力,就宽容一些人,不干涉他们,让他们走向毁灭呢?这句话其实和旧约诗篇73篇,诗人提出的问题也是这样。

诗篇的诗人说:

73:12     看哪,这些就是恶人;他们常享安逸,积聚财宝。

73:13     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

73:14     因为我终日遭灾难,每早晨受惩治。

73:15     我若说,我要这样讲;看哪,我就是对你这一代的众子不忠了。

73:16     我思索要明白这事,眼看实系为难;

73:17     等我进了神的圣所,我才看清他们的结局。

73:18     你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荒废之中。

73:19     他们转眼之间,成了何等的荒凉!他们被惊恐灭尽了。

73:20     人睡醒了怎样看梦,主阿,你醒了,也必照样轻看他们的影像。

这些恶人看似过着很好的生活,也没有受到惩治,因此诗人被绊跌,觉得不公平。但是等到诗人到了神的圣所,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才明白了神实在是舍弃了他们,任凭他们堕落,最后得到永远的灭亡。我们得救的人会得着永远的生命。你如果从永远的角度来看的话,今生暂时的苦难都是神在爱里的怜悯和管教,因为神管教祂所爱的人。

神一方面拣选了犹太人,另一方面,神又把救恩赐给外邦人(24)。这些都是神的主宰,没有人能有任何能够改变。但是作为个人的以色列人或者外邦人,我们却有自由,来拣选是否接受这个救恩。以色列人心硬的代价就是神暂时离弃了他们,但是神依然怜悯他们。外邦人本来不是神的子民,但是神的怜悯临到他们,因此那未曾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着了义,就是本于信的义(30)。但那追求律法之义的以色列人,并为达到那律法(31)。为什么呢?就是以色列人走到了律法主义的一个极端,而忽略了神的恩典是靠着信心。

9:32-33节说,这是为什么?因为不是本于信,而是本于行。他们正碰跌在那绊脚石上,就如经上所记:“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并跌人的磐石,信靠祂的,必不至于羞愧。”

其实这还是一个拣选的问题。当我们拣选凭着自己天然的力量来遵守律法的时候,就不能得到律法所应许的。但是当我们拣选信靠神的恩典和怜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凭着信心得到神所应许的救恩。为什么耶稣基督这个救恩的应许和途径,却成了很多犹太人的绊脚石,把很多犹太人绊跌了呢?不是神没有拣选犹太人,神的确拣选了犹太人。而是这些犹太人在拣选神的事情上失误了。耶稣基督是神的智慧和给我们救恩(林前1:30),除了借着耶稣基督之外,没有人能够得到神的救恩。 同样,今天在新约里,神的话也是说明,我们心思置于灵就是生命平安,心思置于肉体就是死。我们必须将自己的心思置于灵,拣选生命。为什么以色列人的拣选出了问题呢?律法本身是没有问题,律法是要引进基督的,但是为什么以色列人追求律法却没有认识基督呢?我们在下一次的罗马10章的读经里会继续讨论,不是律法出了问题,而是以色列人的心上有了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