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说话的一个方式就是高亮(Highlight),无论是在我们读经中,或者运用先知性恩赐发预言的过程中,圣灵都常常会运用这个方式来说话。比如,我观察到在很多有先知性恩赐的人,在利用这个恩赐发预言的时候,往往在聚会的场所观看人,看见哪个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往往会留意这些吸引了他们注意的人,并且求问圣灵对他们有什么话说,往往果不其然,圣灵常常对这些人说话。在传统的教会里,很多人不用”高亮”这个词,但是用“感动”这个词,就是说神感动我去读某个经文、或者感动我去给某人打个电话等等。其实这都是一样的,都是圣灵对人的说话。
读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圣灵的“感动”或者“高亮”。比如你读一章圣经,忽然注意到以前读的时候没有注意的一节经文,或者你读过很多遍了,都没有想到它还有别的意思,但是今天却忽然觉得它有不同的意思。碰到这种情况,就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很可能是圣灵要对你说话的方式。这个时候,你要学习安静下来,好像老以利教导小撒母耳一样,说,“神啊,你的仆人在这里,请说。”小撒母耳开始几次听到神呼唤他,但是因为他不会辨别神的声音,以为是老以利呼唤他,所以错过了神的说话。但是等老以利教导他如何听神的声音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会与神沟通了。我们读经和在平常与主交通,都要学习注意这个圣灵说话的方式。我们一旦熟练掌握了之后,在帮助我们听到圣灵说话上,会非常的有益处。
使徒行传21章的主要故事当然是保罗在耶路撒冷遇到的麻烦,我们前几次的读经里说过了,耶稣站在保罗的身边给他加力,说他如何在耶路撒冷为祂作了见证,也要如何在罗马为祂作了见证。因为很多人预言保罗到耶路撒冷会被捆绑,而且圣灵借着这些发预言人的口劝阻保罗不要去耶路撒冷。但是他定意去了之后,主却站在他身边加力给他。我们已经详细讨论过了这个看似矛盾的事实之后的属灵意义,我们就不再这里重复了。
但是我们这次在读使徒行传21章的时候,感到圣灵特别高亮一个经文给我,就是21章21节:
“他们听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背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规例。”
这句话的背景是当保罗去雅各那里见了在耶路撒冷的长老们,并分享了神如何藉着他的职事在外邦人中所行的事。这些长老们听见了就荣耀神。之后就对保罗说,“弟兄,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21节)。之后才接上了我刚才提到,圣灵在我们这次读经中对我高亮的话,就是21节。我注意到,圣灵不仅高亮了21节,还特别高亮了几个字,就是“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背弃摩西”。而且这句话中,最高亮的是“在外邦的犹太人”。
换句话说,这次耶路撒冷骚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犹太基督徒中的长老们,就是21节中的“他们”所说的,那些犹太人信主并热心律法的多少万人,听说了保罗在外邦这样做,就是教训在外邦的犹太人背弃摩西,才觉得保罗所做的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才引起的这场骚动。
换句话说,是保罗在针对“外邦的犹太人”的一些做法和宣扬,比如这些犹太人基督徒(或许还包括其他犹太人)所认为的保罗的“背弃摩西”、“不要行割礼”、“不要遵行规例”的教导激怒了他们。我之所以说圣灵特别高亮“在外邦的犹太人”的字样,是读到这里我有一个感动,就是这些犹太人其实在乎的不是保罗教训外邦人做这些事情,他们在乎的是保罗居然教导“在外邦的犹太人”做这些事情。
按照基督徒的一般逻辑,这里保罗所做的没有丝毫错误,就是保罗所宣扬的“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乃是作新造。”(加拉太6:15)保罗既然自己已经因为认识基督,把其他的都当做粪土(腓立比书3:8),自然也把“割礼”、“规例”甚至“摩西”都当做粪土。我并不认为保罗有错,我也相信圣灵在这里高亮这句话,也不是在指责保罗有错。但是我感觉圣灵在高亮这句话给我的感动是在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我们如何对待与我们不同的人,如何在爱和包容里对待与我们不同或者还没有认识某些我们认识的真理的人。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就是,我们看为粪土的东西,别人可能看为宝贝;我们看为宝贝的东西,别人可能看为粪土。当我们把自己看为粪土的态度,强加于某些人把此看为宝贝的人接受我们的态度的时候,就可能造成给对方的伤害,造成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冲突。比如说,我们一些基督徒,觉得迷信菩萨和佛教的人都是拜偶像,完全是“粪土”。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有很多拜佛的人,包括我母亲以前都多年拜菩萨,我的这种态度就可能造成信佛的人受到伤害。我见过很多中国基督徒对佛教持这种态度,我不认为这个在事实上有什么错误,相比基督,“拜菩萨”的确是粪土。但是如果我们持有这种态度和佛教徒接触并传福音给他们的时候,根据我的观察,我们的果效并不是很好。
同样,我们某个基督徒持有的对某个圣经真理的观念,或者我们认为的“真理”,可能对于另外一个基督徒团体来说,就是“粪土”。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我以前常常坐火车到华盛顿去,常常碰到耶和华见证人和魔门教的两个团体在布道。有一天,我在火车上碰到一个热心的菲律宾裔的耶和华见证人的教友,我们一路上辩论,他告诉我,基督并不是神,只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先知,他能举出很多圣经的例子来证明耶稣不是神。但是作为一个基督徒,承认耶稣是神,是神的儿子是一个基本的先决条件。我以前教会的一个传道人说,有一天他家里有人来敲门,他看到是耶和华见证人的,就对他们说“耶稣是主”,并把门关上。他还教导我们说,对于耶和华见证人这样的人要拒绝,因为圣经中说到,“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讲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对他说,愿你喜乐;因为对他说,愿你喜乐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约翰2书10-11)。我接受了这个教导,所以对耶和华见证人的人比较冷淡。但是后来我渐渐听说了不同的说法,这个说法并不是说耶和华见证人传讲的是对的,他们的确传讲的的确不对。而是说,今天的耶和华见证人就好像主耶稣时代的撒玛利亚人。
你知道,撒玛利亚人被犹太人认为不是正统,而且撒玛利亚也是后来消亡的以色列北国的首都,那里又发生了敬拜金牛犊的事情,而且在敬拜神的事上有很多的偏差。但是约翰福音第四章记载,当主耶稣来到井边,碰到那个撒玛利亚妇人的时候,祂对这个撒玛利亚妇人的态度就和我们很多基督徒对待耶和华见证人的态度不太一样。不仅后来门徒感到惊奇,甚至这个撒玛利亚妇人也感到惊奇,她对主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有水喝?(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约翰4:9)。后来她还跟耶稣谈神学,“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敬拜,你们倒说,敬拜的地方必须在耶路撒冷。”(20)记得我刚才提到过北国以色列拜金牛犊的事情,这个事情是得罪神的。这个撒玛利亚妇人所指的山,不是指耶路撒冷,倒可能是北国以色列敬拜金牛犊的地方。但是主耶稣回答她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那时你们敬拜父,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21)。
耶稣这句话,不仅对撒玛利亚妇人的神学带来挑战,给正宗的犹太人的神学也带来了挑战。撒玛利亚妇人的神学毋庸置疑是错误的,但是犹太人关于敬拜必须在耶路撒冷的神学也必须更新。所以后来犹太人不能接受主耶稣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祂给他们既有的神学带来了挑战。这个我后面慢慢来分析,我这里先讨论主耶稣对待撒玛利亚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我相信,撒玛利亚妇人对于当时的犹太人来说如何是异端,耶和华见证人对于大多数的正统基督徒来说,也是异端。但是主耶稣对待撒玛利亚人的态度却不是简单粗暴地关门拒绝。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慢慢就转变了对耶和华见证人的态度。我常常坐火车到华盛顿特区,每天看到这些耶和华见证人的教友风雨无阻站在那里宣教,虽然效果很小,几乎没有人理睬,但是还是颇为感动,因为他们比我看到的任何一个基督徒团体更不辞辛劳。我以后看到他们也是友好地笑一笑。虽然我不能改变他们的思想和神学,但是正如我听到一些先知性预言的话,或许就是等圣灵下一波的行动来到的时候,很多耶和华见证人的成员都会得救。
还有一次,我在一个地铁站门口被一个戴着胸章,胸章上写着自己名字的白人小伙子拉住,告诉我圣经记载人的堕落和失败,历代以来神都差遣摩西这样的先知来施行拯救,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他接着就开始提到因此上帝派遣了约翰史密斯来开展同样的工作。当然到这里,我就没有再有必要听下去了。按照真理来说,我当然无法接受他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说,我却应该尊重他、爱他。因为神爱世人,世人当然也包括魔门教徒和耶和华见证人。不过你看看历史上基督徒对待我们认为的异端的态度,却不一定反映出来耶稣在约翰福音4章表现出来的态度。
我之所以举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是说到即使他们是基督徒公认的异端,我们还应该学习主耶稣对待撒玛利亚妇人的态度一样,来在爱里对待他们。但是不幸的是,历史上所谓的很多异端遭遇迫害,最后都证明他们其实根本不是异端。
比如,因为学习神学历史的缘故,我了解了不仅天主教又烧死所谓异端的改教人士,而且当所谓的“重浸派”(包括阿米世人和门诺派基督徒等的前身)也因为反对婴儿浸礼,都被天主教和改革宗视为异端。甚至不少重浸派的人被改革宗的人把他们在水里溺死。天主教屠杀新教人士广为人知,但是改革宗屠杀重浸派则比较少有人知道。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往往我们人认为的异端,后来还有证明是误判的可能。
我对此深有体会。因为我是在地方教会(召会)在美国的分会得救的,不少华人基督徒认为地方教会和李常受弟兄是异端。其实除了地方教会教导的“一地一会”比较有争议之外,其他所谓被指控的“基督就是那灵”、以及“神成为人是为要人在生命性情上成为神”我觉得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后者不仅是李常受讲,其实教父亚他那修(Athanasius)也这么讲。其实充其量是神学上的争论,算不上什么异端。但是既然很多人攻击地方教会是异端,就自然影响了很多基督徒,特别是华人基督徒。我曾经在马里兰大学的一个分校常常参与校园服事,有一段时间,每当我接触一些福音朋友或者外地来的华人基督徒,就会发现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不来了。原来有其他华人基督徒团体背后告诉他们,我们所在的教会是异端。基督徒在背后做破坏别人的工作,有的时候很难说百分之百是为了真道争辩,有的时候也难免有竞争的成分。也有一个华人基督徒在我跟她不信的先生传福音时,她非常开心,后来得知我是地方教会的,就后来在电话里告诉我,她认为我们的教会“不好”。后来最初称地方教会为异端的始作俑者基督教研究会(Christia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9年专门出版杂志,承认他们最初的判断错误了,并且接受地方教会为正统的福音派教会。但是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一天就能弥补的,因为很多人因为他们最初的文章而定罪地方教会为异端。
因为在2015年神亲自带领我离开了地方教会,到灵恩运动中接触不同的教会和学习圣灵的恩赐恩赐等灵恩运动中积累的真理。我回顾这一段历程,我之后的确在思想上打破了很多地方教会的教导,在我接触和学习了灵恩运动和其他教会教导的真理之后,我也不再认同地方教会的一些教导和实行。比如,我发现,地方教会和其他福音派团体一样,基本上对神藉着灵恩运动100年的历史恢复的很多真理,缺少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也不接触、不学习。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继续持守地方教会教导的很多很好的真理。这些真理对于我的基督徒生命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还在持续帮助我。我认为一些地方教会的教导和实行,非常值得其他福音派基督徒团体和灵恩派团体的学习。但是,如果给地方教会扣上了异端的帽子,很多人吓都吓怕了,哪还敢学习他们教导的真理?当然,我们也需要有一些梳理,哪些值得学习,哪些值得商榷。这里不是我要讨论的重点。
我举这几个例子,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我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一些基督徒或者一些基督教团体,往往对别的基督徒和基督教团体的判断甚至评价,常常是会发生错误的。我们对圣经的理解,也是会常常发生偏差的。
那么,回到我们这一章的内容。基督教对犹太人的态度是否在判断上出现过偏差?基督徒在解读保罗如何看待犹太人得救的问题上,是否出现过偏差?这样的偏差是否还继续影响我们今天对待犹太人的态度?
等我在美国联合神学院开始读博士预科的时候,有一门课程是《新约入门》,连续两个学期,一个作业就是分析加拉太2章彼得装假不和外邦人同吃饭的故事。我在作业中流露出一个思想,就是犹太人企图因为守律法靠自己肉体的努力得称义,而我们基督徒是因信称义。这里彼得明明认识我们是靠着神的恩典得称义,但是因为惧怕而装假,而来自雅各那里的犹太基督徒太受到犹太教的影响,还没有脱离遵守律法的观念,因此给彼得带来了压力,这与新约的教导不符。
没想到我的老师不同意我的观点,对我提出了严重的质问。她说,你为什么说“犹太人守律法是凭着肉体的努力得称义”?你的理由是什么?她说,很多近代的圣经学者已经修正了这样的观念,你是属于对犹太人有严重的偏见和误解。她说,她认为“犹太人守律法是活在神的恩典中”。她的解释完全和我对立。我只好说,我在地方教会得救,接受的教导都是这样,而且我觉得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我本能地怀疑现代的神学院和现代的圣经学者。虽然我被神带领到神学院来学习,我对神学院并没有好的印象。一方面,觉得很多神学院充满了自由派人士和咬文嚼字的学究,很多神学论文几乎是尘封起来,根本没有人读。另外一方面,我也听说过,神学院(Seminary)就是墓葬场(Cemetery),很多人不上神学院还好,上了神学院灵命反而受到压制,甚至还有人变成不信的。所以我开始也不能接受她的观点,我们之间有一些紧张,但是我告诉自己应该谦卑下来,听听她的逻辑。
加上连续两个学期同时学习基督教历史,讲到基督徒得势之后如何逼迫犹太人。这些历史是我之前丝毫不了解的。比如有人发展出一种理论说,既然犹太人杀死了基督,犹太人就成为可咒诅的,该赶尽杀绝。甚至到第一次十字架东征的时候,灭绝了很多犹太人。马丁路德极度仇视犹太人。更为有甚的是,在马丁路德改教之后,当仇视犹太人的言论日嚣尘上的时候,除了少数基督教有识之士之外,大多数德国基督徒都没有站出来阻止希特勒利用这种思潮来煽动对犹太教的仇视,了解了这个事实之后,我似乎有点儿豁然开朗。不信的人常常说,“哪里有上帝,有上帝的话,为什么上帝的选民犹太人还遭受这样的大屠杀”。其实这里还有神学上的错误,导致被仇敌利用的可能性。所以屠杀犹太人不一定是上帝要做的,固然是仇敌做的,但是仇敌利用了基督徒在神学上的错误。特别是我们基督徒对马太福音27:25的理解,“众百姓回答说,祂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一个普遍的理解就是,犹太人自作自受,既然他们要定死耶稣,而且他们也喊着这个血债归到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身上。因此后来犹太人受到一系列的惩罚和屠杀都是神惩治的结果,或者说至少是他们自招的。
天啊!我也一直是这么想的,我看到很多这样的解释,也接受了这个。可以仔细想一想,这个似乎和耶稣死之前的祷告不同。耶稣死之前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请想一想,难道犹太人比世人特别坏,不值得耶稣的饶恕吗?难道犹太人不在耶稣这里祷告的“他们”里面吗?还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神想象成一个小肚鸡肠的人,把后来犹太人遇到的一切屠杀和灾难都归咎为神的惩治?我不否认神有惩治的时候,但是特别在新约中耶稣基督担当了神一切的愤怒之后,再这样说,就要好好想一想。我们已经不是在旧约里了。我们有可能接受了撒旦所兴起的思想,借着基督教对犹太人的仇视和不宽容,因此间接帮助了仇敌来迫害犹太人。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再来思考我这个老师所说的,她说,说犹太人是在通过守律法得称义,而基督徒是因着信心和恩典得称义,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旧约中有犹太人也因着律法得称义,新约中也有基督徒在肉体里的努力。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无论犹太人守律法或者基督徒凭信心,都有真诚守律法或者凭着信心的一面,也都有仪式化和条文化的一面。关键是看一个人到底是真的守律法还是真凭着信心,或者只是在假装。每一个团体、每一个基督徒宗派里面,都可以有真凭着信心的人,也都有装假的人。这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犹太教的团体。换句话说,并不是一个体系完全有问题,而是每个体系都可能会被滥用。固然很多犹太人守律法出于肉体,但是也不能百分之百说犹太人都是出于肉体来守律法。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旧约中很多渴慕热爱律法追求完全,没有一个人得神的喜悦的了。而诗篇1篇2-3节,却称赞那些喜爱神的律法的人,这两个经文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默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令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可见神也喜悦那些旧约喜爱神的律法的人。
我能够理解一点她的意思,但是我知道我并不能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以色列最后如何得救,神学上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说,最后以色列人就是因为他们是神的选民,按照神在肉体里割礼的约定,就是律法的约定,到时候会让他们全家得救。有的人说,到末期来到的时候,以色列会经历福音的广传和属灵的大复兴,很多以色列人会认识耶稣基督而得救。
前面我提到的我感觉圣灵高亮的经文,特别提到耶路撒冷的人指控保罗在外邦教导在外邦的犹太人废除割礼,可能导致我们认为保罗的观点是,既然新约已经到来,犹太人就不应该受割礼。再加上我前面提到,保罗说过,“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乃是作新造。”(加拉太6:15)可能更让我们觉得保罗反对犹太人继续受割礼。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其他的经文。比如保罗在林前7:18-20节说,“有人蒙召时已受割礼,就不要回复原状;有人蒙召时未受割礼,就不要受割礼。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有遵守神的诫命才算得数。各人在什么身份里蒙召,扔要留于这身份。”这个经文很多人认为,保罗是在避免得罪犹太人而说的。保罗的意思是说,割礼或者不受割礼都不重要,如果一个犹太人已经割礼了,得救了就不需要也无法回复原状。如果一个外邦人没有受割礼,就不要受割礼。我为什么说后者可能是指外邦人的,因为一般犹太人八天就受割礼了,不会等到长大得救才考虑要不要受割礼的问题。所以保罗在这里说,不必要受割礼,是针对外邦人说的。那什么是恢复原状呢?我们知道割礼就是把包皮割掉,那么恢复原状就是把包皮长回来。凡是做过包皮手术的人或者有相关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无法把包皮长回来的。当然除非是现在的医疗条件下,可以通过人工植皮或许可以完成这个手术。但是这个在保罗的时代应该是无法做到的。但是为什么一些蒙召的受了割礼的犹太基督徒,为什么有这种回复原状的想法呢?我们可以猜想的就是,在外邦人基督徒多的地方,他们面临另外一种舆论压力,就是“犹太人外邦化”。
我们知道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为主的教会中,有一种“基督徒犹太化”的舆论压力和氛围,就是这一章开始所说的“弟兄,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21节)。这种舆论的压力大到一个地步,就出现了彼得在加拉太2章里面的装假,本来他惯常和外邦人一起吃饭,但是雅各那里的人来了之后,他就装作不和外邦人一起吃饭。为什么呢?因为和外邦人一起吃饭不合犹太人的律法。这种压力让一些犹太基督徒认为外邦人也要受割礼并守律法。
这一种让“外邦人犹太化”的压力我们都知道,但是对于另外一种让“犹太人外邦化”的压力,可能我们都没有注意。保罗或许面临着两种压力。因此当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指控保罗“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背弃摩西”(21),并不是空穴来风。虽然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保罗教导犹太人放弃律法和割礼,而是在外邦人为主的基督徒社区里面,的确有一种否认一切律法和犹太传统的让“犹太人外邦化”的氛围。只不过保罗作为外邦的使徒,被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错误的指控了。换句话说,保罗在这里背了黑锅。
我个人认为保罗并不主张犹太人放弃他们一切的律法和犹太人的特色而成为一个完全的外邦人。保罗在林前9章20还说,“向犹太人,我就做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可见他并不完全否认犹太人的律法和身份认同。而且保罗到耶路撒冷的时候带一些人进到殿里去还愿,这些都是在遵守犹太律法的规定。保罗固然反对一些犹太基督徒的“外邦人犹太化”的立场,因此他并不主张外邦人受割礼;但是他也反对外邦人基督徒的“犹太人外邦化”的立场,主张大家是什么身份蒙召的就留在什么身份里。
这篇信息的重点,是讨论我感觉圣灵光照了21节的“在外邦的犹太人”之后得到的感动,就是对“犹太人外邦化”的思考。不要以为我是在夸张。我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就能帮助你明白了。比如,在美国,曾经有很长的历史是黑人受到白人的种族歧视,因此黑人通过民权反抗逐渐获得更多地尊重;尽管白人歧视黑人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在某些情形下,白人则感到自己受到了歧视。这些事情特别发生在对黑人教育权利的照顾上。比如著名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本来是照顾黑人防止受到歧视的,但是实行到一个地步,一些白人甚至亚裔则认为过分照顾黑人剥夺了他们的平等权利。美国的一个说法就是“政治正确”,就是不可以把黑人叫做黑人,只能叫做“非洲裔美国人”,或者某个政客如果不支持黑人或者同性恋,他就会被认为政治不正确。我甚至看到极端的例子,就是有白人声称自己是黑人,来满足这种政治正确。面对这种压力,很多基督徒自然也会感觉到。我就听到美国的一个先知雷克乔纳说,他不会为自己是一个白人男子道歉,这是上帝造他这样,他也主张每个人都不应该为神自己的样子道歉,而是神造每个雪花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蒙召的身份里,凭着神的呼召服事神。
我这里提到“外邦人犹太化”和“犹太人外邦化”的问题,目的是在谈论基督的身体之内如何能够包容不同的意见,和容纳与我们不同的人。并不是一味为包容(inclusion)而讲包容。因为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有人声称我们基督徒必须包容,所有宗教都能把我们带到神那里去,甚至我们也要包容同性恋等。这是我们面临的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我们基督徒因为一些道理彼此不能包容,活在狭隘的宗教的灵里,自然就不能活出对罪人的爱和宽容;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否认我们基督徒的基本原则,而为了包容而包容。
我们正确的态度是包容而不失原则,争论却不失爱。就是面对同性恋者或者其他宗教,我们的确要包容的态度,但是我们却不能失去我们的原则,就是耶稣基督是道路和生命,悔改得救是必须的;我们爱同性恋等罪人,但是我们无法容纳他们的罪,更不能接纳这些罪到教会里来。但是面对基督徒不同团体内的争论,我们可以争论,但是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失去弟兄相爱。但是往往在实际的生活中,这却很难活出来。
我前面说过了,我并不知道到底犹太人最终如何全家得救,也不清楚大部分以色列人依然守律法是神的旨意,还是只是犹太人瞎眼不认识新约和耶稣基督。这个并不是我这里要讨论的重点,而是通过一句我觉得圣灵光照的圣经话语,来照亮我们今天基督徒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接受与我们不同的人和观念,而且一旦我们占据优势,就会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观念和教导,如果对方不接受,我们就可能逼迫对方。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危险之中却不自知,明明逼迫了别的基督徒并反对了神的行动,还觉得自己在服事神。
比尔强生牧师说,每一波新的神的行动中神使用的人,往往都受到上一波神的行动中神使用的人的逼迫。这话一点不假。我们无论是看犹太教逼迫基督徒、后来基督徒又逼迫犹太教徒、天主教逼迫新教、更正教又逼迫重浸派、英国国教逼迫清教徒、后来灵恩运动兴起的时候,福音派的教会又逼迫灵恩派、新的灵恩运动兴起的时候早期灵恩宗派又逼迫新的灵恩宗派。你如果学习教会历史,就是神上一波行动中神使用的人和团体逼迫神下一波行动中神使用的人和团体的历史。
因此当神下一波的行动来临的时候,你的位置在哪里?一个美国先知莱瑞兰道夫(Larry Randolph)说,是否有份于神的复兴有的时候就取决于我们的站姿或者位置,距离可能就是一条渔船几尺这么宽,彼得往一边撒网就什么没有,但是他改变了姿态或者位置,按照主的吩咐往另一边撒网,就打出很多鱼来。
或者好像一个龙卷风来临的时候,你如果在其中的话,就会天摇地动,你如果不在其中你可以隔岸观火,丝毫没有损伤。我2013年看见一个龙卷风的异象,那个时候主就给我感动,后来又给我无数的印证,就是一个席卷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大复兴即将要来临。但是你是否能够在其中,还是在隔岸观火呢?你是在被逼迫的神使用的新一波行动中的一员呢,还是处在逼迫神的新一波行动中神使用的人的团体里的一员呢?
我听到一个先知的预言,就是这个复兴要来临的时候,可能会来自一个加利利一样的地方,就是你可能觉得神不可能光顾的地方或者团体,但是我们要小心,历史上很多人都因为这些偏见错过了神的行动。犹太人是如此错过了耶稣,还有很多基督徒错过了神的复兴。但愿我们能够警醒。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这个经文来,我认为虽然最早期基督徒面临着“外邦人犹太化”的压力,这个在耶路撒冷教会得到了一定的对付,最后弟兄们认为不要强迫外邦人犹太化。但是后来教会历史上的确存在了“犹太人外邦化”的压力,这个压力让很多基督徒错误解读保罗对犹太人的态度,甚至造成了基督徒逼迫甚至屠杀犹太人的惨剧。我觉得,犹太人到底如何全家得救,可能和我们想象的方法不太一样。让我们从历史的经验中学习教训,能够接受其他基督身体成员的不同,彼此配搭,互相帮助,把神的旨意完成出来。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对神的了解只是一个侧面,我们并没有神的高度和角度来全盘看待祂的身体,因此我们要警醒,避免落入仇敌的试诱,就是利用我们的狭隘,来拒绝和逼迫与我们不同的人。无论是不同的种族、文化之间,或者基督徒不同团体之间,都应该秉持一个兼容并蓄的态度,彼此学习、包容和接纳,才能避免犯历史上很多基督教团体犯下的错误。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