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6章非常简短。我过去的理解就是这些犹太人的孤儿寡妇被忽略了,所以使徒们说我们太忙了,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神的话要注意(2节),没有空管这些孤儿寡妇的事情,但是因为他们在抗议找麻烦了,所以还是要找人去处理。最后找到司提反等人,这些人虽然不是使徒,而是中层干部,但是他们都在使徒时代,因此大家都很厉害,所以司提反不仅擅长做饭,而且满有圣灵、信心、智慧和主的话,神迹奇事也随着他们。但是总之,使徒没有空处理这些事情才交给这些小人物们。
但是当我们开始交通的时候,却发现圣灵带领我们有了不同的理解。在交通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感到圣灵的说话和光照是,这些抱怨的孤儿寡妇,不仅是物质上贫穷,更是灵里缺少主的丰富。因此使徒们的决定,不仅仅是安排给他们提供饭食而已,而是在提供饭食的同时,更是让司提反这样的满有圣灵和主的话语的人,在服事饭食的同时更是把满有主的丰富的那灵分赐给这些贫穷的人。
贫穷限制我们的想象力
我出生在中国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可以说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和我们一起聚会的人也有不少同样背景的中国人,因此我们就自然谈到了贫穷的问题。我们因为过去贫穷的经历,导致我们不仅物质贫穷,甚至在很多方面想象力被限制住了,缺少自信。
我们提到了现在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和一些基督徒,都有贫穷的灵(spirit of poverty)的问题。外面的贫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有姊妹说,美国科学家研究贫穷对人的神经有影响力,从而导致人的学习能力下降,因此美国有的教育工作者希望把贫穷家庭的孩子归入特殊教育。
当然这个说法有争议。一个姊妹说,一个人外面贫穷不见得里面也贫穷,比如《阿甘正传》里的阿甘的妈妈虽然贫穷却鼓励阿甘保持一个纯洁的心,阿甘也取得了成功。我觉得两方面的讨论都有道理。我也特别提到,比如刚建国时候的美国清教徒,他们外面虽然贫穷,但是他们却灵里富裕,现在的美国人与那个时候的人相比,虽然外面的物质虽然富裕了,但是灵里和向着主方面却是更加贫穷了。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物质的贫穷和灵里的贫穷(或者受到限制缺少自信和想象力)往往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出身的卑贱和贫穷,往往导致我们缺少自信、甚至自卑。我在新泽西曾经在一个报社担任记者,常常是普林斯顿大学采访,看到很多华裔孩子在普林斯顿大学上夏令营。我非常羡慕,我心想,如果我小时候有这样好的机会的话,我或许在事业上会更加成功,性格上也会更加健康。但是我小的时候,并没有这些条件,因为缺少足够的榜样和帮助,我曾经非常自卑。
从我们上面的逻辑来推理的话,如果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寡妇被忽略、没有好好照顾的话,时间长了,也会带来一些属灵的、和魂里的问题。因此他们的抱怨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爱心牧养和主话供应的关系
我举例子说,我听过一个弟兄说到用爱心牧养和用主的话牧养的关系。他说,我们的爱心好像是中国人炒菜的热锅,锅不热,菜是炒不熟的。我们在传福音和帮助新人生命长大的时候,接送他们去聚会、帮助他们买菜和租房子以及常常看望他们等等这些在爱心里的举动,会温暖他们的心。他们的心如果不被温暖,我们即使再有主的话,也无法进到他们里面,因为他们的心不向我们敞开。所以爱心里的关怀是非常重要,是热锅的举动。
但是光热锅是不行的,如果光热锅了,都要冒烟了,却没有主的话和圣灵来牧养人的话,就好象锅热的不行却没有油放进去,也是无法把菜炒熟的。
想象一下,司提反可能是个大厨,擅长做菜,在他做饭或者打菜的时候,特别关心一个新人或者寡妇,多给她舀一勺子菜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这个举动可能会温暖他们的心。除此之外,他们发现司提反做了一天饭,那么累都不喊苦不喊累,还满面笑容充满了喜乐,还时常分享一些主的话来安慰鼓励她们。她不仅会想,我缺少的不仅仅是外面的食物和照顾,更缺少司提反那样在主里充满喜乐的心、以及他的智慧和圣灵,以及主话语的丰富。因此她可能在这一个瞬间,得着了远超过吃饭之外的服事。
早期教会之所以好,是因为有耶稣亲自成全门徒打下的基础和圣灵亲自的做工。我想如果圣灵一直自己做下去,可能要比我们做的好多了。但是为什么教会后来又堕落的情形呢?就是神希望把教会的建造放在人的手中,虽然人会出错、走弯路,但是人会迟早借着这些过程学习,让神的子民借着这些服事最终达到生命的成熟才是神的心意。
历代以来教会在建造上失败的情形无非是两方面,一方面缺少了爱心,另一方面缺少了主的话语,当然最糟糕的是两方面都缺少了。因此,我们今天要好好建造教会,不外乎在这两方面恢复,让圣灵有自由借着我们彼此相爱相顾,也让圣灵借着我们能够满有主的圣灵和话语的能力。
埋怨背后的属灵意义
使徒行装6章1节说:“那些日子,门徒繁增,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埋怨希伯来人,因为在每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说希利尼话的人,可能是来自外邦的犹太人,他们是移民或者弱势人群。他们抱怨他们的寡妇被忽视了,看上去只是抱怨她们的物质的需要被忽视了,其实是也是抱怨他们属灵的需要被忽视了。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人们属物质的需要,常常和人属灵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而属灵的需要,往往是隐藏在人属物质的需要。
和我一起聚会的一个弟兄跟我分享了一个难处,就是和太太有的时候会争执,太太脾气比较急,让他容易受伤。他问我,如何处理这一类的难处?我说,我的婚姻中也曾经有同样的难处,因此我学习了很多的功课。我告诉他说,太太抱怨我们,看上去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常常摸不着头脑。如果我们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话,最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问题的实际和关键是太太通过抱怨来提醒我们她们不仅我们在某些小事上没有顾到她们的感受,更是提醒我们在属灵上不够成熟,不能够用主的话和属灵的丰富来喂养她们。我们因为不能活出主的爱和彰显基督,因此她发出的抱怨其实是表明她里面属灵的饥渴。尽管她们抱怨的时候,并不知道她们为什么抱怨。尽管物质领域的事情或者属魂领域的婚姻咨询都对婚姻有帮助,但是并不能根本上解决我们的问题。根本上解决夫妻矛盾的问题,是先生在属灵生命上成熟,能够喂养并供养你的太太。圣经所说的,先生是妻子的头,并不是仅仅是辖管太太,而是供应太太。就好像人的身体,头会指挥调动血液流通和神经的传输,随时供应我们的其他肢体一样。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很多肢体瘫痪了,甚至高位截瘫,而这个人的头依然健康的话,他还可以活的很好。但是一个人如果头部出了问题,虽然其他的肢体没有问题,但是慢慢他会变成植物人,其他的肢体也会失去功用。我开始在婚姻的难处里,也是企图仅仅在外面改正自己的行为,没有很大的果效。但是当我降服神,借着这些环境学习亲近主和更深与主交通的时候,我的难处就减少了。
我继续用美国灵恩运动的一个“心灵医治”(Inner Healing)和“赶鬼事工”(Deliverance Ministries)的先驱人物约翰·桑德福德(John Sandford)的一个理论“昏睡的灵”(Slumbering Spirit)来继续解释这个道理。我在学习“心灵医治”和“赶鬼事工”训练班的时候,教材里就有他的书籍。他提出一个理论,说很多人的问题不是仅仅在他们的魂里,而是在他们的灵里。一个小孩子,如果在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拥抱和关爱,他的灵就会变成“昏睡的灵”。换句话说,他的灵就不再继续长大,因此也导致了他魂的正常发展。很多小孩子会发展处情感障碍等心理障碍。他在服事这类人的时候,都是通过主的圣经话语和通过先知的恩赐得到的神及时的雷玛话语(包括知识的言语/Words of Knowledge、预言/prophetic words)来唤醒这个人的灵,告诉他们神爱他们,然后才逐步帮助他们的心灵得到医治。
我和那个弟兄分享的时候,我的孩子还在吃奶,我就继续用我给孩子喂奶的故事解释。孩子晚上饿了会哭,因为太太白天带孩子很辛苦还要上班,所以都是我晚上起来喂奶。她不会说话,只会哭。这个哭就好像抱怨一样,说她饿了。面对她的表达,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牺牲我们的方便,她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喂奶给她。另外一个就是,不管她,她哭了没有人管,就不会哭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发现哭不管用。我看了一篇文章说,如果这样做的话,小孩子也会渐渐习惯了,但是她的胃就会萎缩,不会变大。婴儿的胃本来就很小,因此几个小时就饿了。当我们及时喂养她的时候,她不仅得到饱足,而且胃就渐渐扩大。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她才能一觉睡到天明。
我们自然不可能对待孩子这样。但是听说,很多孤儿院的孩子,因为常常哭了没有管,就渐渐不再哭了。他们就知道哭也不管用,因此就不哭了。但是他们的灵会萎缩或关闭,不再相信世界上有爱。当他们的灵萎缩的时候,他们的魂的一些功用,特别是情感就会扭曲。因此有爱心的人,常常去孤儿院抱抱或者抚摸这些孩子,就会帮助他们相对健康的成长。现代科学也证明,经常的抚摸和拥抱会让人感到温暖和爱,从而帮助这些孤儿更好的成长。
我曾经做记者在法庭采访了一个杀人犯的案子。他父母离婚之后,他感到被抛弃,就慢慢在世界上学坏了,最终成了杀人犯。在美国有很多犯杀人罪的人,都是没有父亲的人,或者没有父爱的人,因此他们对这个世界感到仇恨。这些人其实都被世界伤害的人,值得我们的同情。
回到我前面讲到的太太抱怨的问题。我对那个弟兄说,太太的抱怨看似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其实是神给我们的活基督、彰显基督的机会。每一次太太抱怨的时候,我们要从情感的受伤中走出来。不要眼目聚焦于争吵本身,而是聚焦于在主面前检视我最近的属灵情形。在主面前扪心自问,我是否与主足够亲近,我是否满了圣灵和主的话?我是否在生活中经意或者不经意分享了一些主的话语或者属灵的经历,供应了太太属灵的生命?你如果反思之后,发现自己的属灵光景不够好,也没有这样供应太太属灵的生命的话,就需要在这方面补足。这样才能根本改变你的情形。
美国一个著名的传道人乔伊斯·迈尔(Joyce Meyer)也分享了她和先生的一个经历。她说,主通过婚姻对付她。她对主说,为什么不让她先生改,而是每次都让她要改?她开始不肯顺服,但是后来主就是要对付她,她在这个过程里学习了很多功课。另外一个传道人伊凡·阿提亚(Yvon Attia)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她说,她也挣扎于此类的问题。但是主告诉她说,让她先饶恕对方,是因为对方的属灵生命没有她这样成熟,没有能力饶恕。换句话说,在一个基督徒夫妻里面,总是一个人属灵生命更加成熟,另外一个属灵生命相对不成熟。属灵生命成熟的人总是要先饶恕对方,因为他们与主交通比较深切,才比较有这样的能力。
以上的两个例子都是姊妹,可见并不是只有先生可以在属灵上供应太太。如果太太属灵更加成熟的话,她们的先生就是那个抱怨的孩子,他们渴慕得到属灵的喂养。在本章的故事里,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就是那个属灵生命幼小的孩子。他们的抱怨绝对不仅仅是寡妇没有饭吃,而是他们还需要主话的喂养。
使徒深谙这个道理。否则他们就会随便安排一些会做饭的人服事这些寡妇就好了。不是的。他们拣选的是司提反等人,不仅可以服事饭食,而且他们是满有圣灵和智慧的人(3节)、满有信心和圣灵的人(5节),并且按手给他们祷告(6节)传递恩赐。使徒深知寡妇的抱怨,绝对不是属物质方面的,而是这是一个信号,告诉他们需要安排人服事话语、圣灵给他们。
果然,7节立刻记载:“ 神的话扩长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的数目大为繁增,也有大群的祭司顺从了这信仰。”换句话说,神的话在那里能够繁增出来,是使徒借着安排司提反等满有圣灵、智慧、信心的人,在服事寡妇饭食的时候,也把主的话服事出来,才导致了主的话在这些寡妇中间繁增。寡妇的见证又影响了其他的孤儿和家庭,逐步扩大影响,甚至影响了很多祭司都顺从信仰。就好像一个石头丢在湖里,就带动了一波涟漪一样,使徒安排司提反等人供应寡妇饭食和主话,带进了一系列积极的结果。
反过来,假如使徒忽略了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寡妇的抱怨,就好像我前面说的婴儿被忽略了一样。他们的灵就会变得萎缩和昏睡,因为它们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因此他们的魂里就可能产生不满、甚至背叛,最终拦阻福音的开展。
不仅我们以上举的家庭的例子或者教会的例子是这个道理,连万物都是这个道理。保罗在罗马书说,“受造之物正在专切期望着,热切等待神的众子显示出来。”(8:19)他的意思是说,在撒旦背叛和人堕落之后,万物都被辖制,无法得到自由。神的救赎先是从人开始,人要重生成为神的儿子,并且得着荣耀。当人最终得着这个神的儿子的荣耀之后,万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都要得到自由。它们因为盼望得到救赎,就和一切受造之物一起叹息,一同受生产之苦,直到如今(罗马8:22)。万物都在呻吟和挣扎,并且盼望我们早日模成神的儿子的形象,好一同得到解放。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说,教会是山上的城和黑暗里的光,我们不能放在斗底下。当我们教会不发光、不做盐的时候,我们就无法照亮世界。而黑暗里的世界,正在仰望我们的光照。
美国社会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教会失去了光。当社会上满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其实是他们在向我哭泣和抱怨,就好像婴儿哭泣、太太抱怨一样。我们如果在灵里听这些抱怨的话并翻译出来,就是:“教会为什么不发光照亮我?教会为什么不喂养我?”社会的黑暗只不过是教会的黑暗的彰显。
我们需要用主的话来造就信徒
美国教会的问题所在,就是缺少用主的话语喂养人。我这样说,你可能不服气。你会说,难道那么多牧师讲道,不是在用话语喂养人吗?当然是。我所说的是,我们缺少好像本章里的司提反、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入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5节)这样满有圣灵、智慧、信心的人。即使所有牧师都是这样的人,也不够。我们还需要很多信徒都是这样的人。在本章,并不是只有使徒是这样的人,而是很多普通的信徒都是这样的人。我们或许还知道司提反和腓利,但是有谁知道“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入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这些名字呢?他们也都是满有智慧、信心和圣灵的人啊?你看,主耶稣的门徒成全工作做的多好啊!
很多教会做的还是在外院子里的工作,就是照顾寡妇的饭食而已。但是我们必须更进一步,能够服事信徒话语和圣灵。美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肤浅和快餐文化,这样的文化也影响了教会的属灵气氛。很多普通的信徒缺少被造就和成全,因此教会无法得到足够的建造。虽然曾几何时,美国社会号称70-80%、甚至更多比例的人口都是基督徒,都无法阻止美国基督教和社会走向堕落。原因就在于信徒缺少属灵的造就。很多基督教的有识之士都已经承认这一点。因此扭转美国基督教堕落的根本之路在于更深的造就信徒。信徒缺少造就,导致教会好像建造在沙子上一样,等水冲、雨淋、风吹的时候就不能抵挡住了(马太福音7:24-27)。
你是否同意呢?我个人觉得神对我的呼召就是这个工作,愿意你和我一起祷告同工。也请分享这些读经信息,好成全更多的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