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22章是讲到祭司在向耶和华献祭的时候必须圣别,不圣别的人无法向神献上祭物,也无法吃献给神的祭物。比如说,22章12到13节说,“祭司的女儿若嫁给外人,就不可吃举祭的圣物。但祭司的女儿若成了寡妇,或是被休了,没有孩子,又归回父家,与她年轻时一样,就可以吃她父亲的食物;只是外人不可吃。”如何理解这样的经文?
我们的读经聚会不是对我们阅读的本章圣经逐字逐句的解释,因为我们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无法做到这样。我们每次读经聚会的重点,是在于跟从圣灵引导和感动,交通对于我们本周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经文。
我们多次说过,如果我们读经聚会结束之后,圣经还是圣经,我们还是我们,虽然我们或许得到了一些圣经的知识,但是却没有在灵里得着感动,得到神新鲜的说话。那么基本上这种读经和聚会还多是在隔靴搔痒,没有摸到这章圣经里面神话语的灵意。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只是理解了一些字句,但是没有摸着这些黑白字句后面的灵。圣经林后3章6节告诉我们,字句杀死人,那灵却叫人活。我们在这里分享的是本次读经聚会,圣灵给我们的感动。这些感动帮助了我们参加读经聚会的基督徒们,我们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也能帮助你。
本周聚会中,一个姊妹分享说,她最近经历了一些事情,对一个同事说了一句不好的话,一方面是她作为一个基督徒不应该说的话,另外一方面,这句话曝露了她最近在主面前的光景不过好,因此心里很难受。祷告神也感觉到没有得到平安,因此在聚会中把这个情形交通出来,希望得到弟兄姊妹们的帮助。
参加聚会的人七嘴八舌给她出主意,大概意思就是说,不用对自己要求太高,基督徒也是人,也会说错话,也会有肉体,犯了错就向神认罪,向人道歉,就好了。
看似这样的故事,和这章圣经并没有关系,其实不然。这个故事和这章圣经有很深刻的关系。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每次我们弟兄姊妹周中有什么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难处,当他们受感动在聚会中分享出来的时候,往往圣灵会借着这些经历来帮助我们进入这章圣经的深处,从经历上更深的理解这章圣经。
这个姊妹觉得感到难过的地方是,她这一段时间一直不是很好的操练活在与主的联结里,常常和不信主的同事在一起,难免就掉落在肉体里。她难过的是,如果她最近一段时间更多活在与主的亲密的交通里,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她一方面很难过她在这个人面前没有做好一个基督徒的见证,另外一方面,祷告神,感觉神也没有听,因此还没有得到里面的平安。
这种经历可能对于一些基督徒来说十分熟悉,特别是对于追求内里生命的基督徒来说,都是常有的经历。但是对于属世的基督徒或不信主的人来说,可能觉得这是在自寻烦恼。我们常常说道一个属灵的原则,就是我们越亲近主,我们里面的感觉就越纤细。我们越接近主,主对我们的要求也就越高。比如说,以旧约的圣殿为例子,很多平常的以色列人都可以来到外院子献上牛羊等祭物,但是只有利未人才可以在圣所中服事,而后来只有利未人的撒都支派的人才能在圣所中服事,但是只有大祭司才能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
利未记22章做祭司献祭物给神,以及吃神的祭物都是这样的情形。你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进到神的圣所中献上祭物,你必须是圣洁的,你污秽了之后也需要洁净之后才能再次进到圣所献祭。
这个姊妹的经历其实和我们之前提到的22章12到13节说的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两节经文说到:“祭司的女儿若嫁给外人,就不可吃举祭的圣物。但祭司的女儿若成了寡妇,或是被休了,没有孩子,又归回父家,与她年轻时一样,就可以吃她父亲的食物;只是外人不可吃。”
以色列人在地上是被神拣选来做神特别的子民,他们是来被神呼召来给外邦人做见证,世界上有神,目的是吸引万邦都归神。以色列人不应该和外邦人结婚,意思是说他们不应该模仿外邦人的堕落的风俗,并不是要求以色列人不与外邦人发生关系。那怎么可能呢?如果你要以色列人给外邦人做见证,那样怎么可能让他们与外邦人没有任何关系呢?如果没有任何关系,还哪里有机会做什么见证呢?
我们基督徒就是属灵的以色列人,我们活在世界之上,就好象鱼活在海里一样,虽然活在咸水的海里,但是本身并不咸,如果一个鱼咸了,大概它就是死了,被海水泡咸了。虽然我们基督徒生活在世界上,却不是活在这个世界的系统里面,我们是好像地上的盐和城上的光,来做光做盐照亮整个世界。但是如果我们与世界连接,失去了杀死细菌的盐味,就成了主耶稣口中所说的废物,没有什么用处了。或者如果我们失去了光照,而被放在斗底下,也就无法照亮整个城。
祭司的女儿嫁给外人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与世界连接,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权。罗马七章把我们的旧人当作第一个丈夫,我们的新人当作第二个丈夫,保罗说,如果一个人丈夫死掉了,她就可以不再受第一个丈夫的约束。他那里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旧人如果死掉了,我们就脱离在旧人中罪与死的律法的限制,我们可以在新人,就是基督里面那圣灵之灵的律里得以自由。
之前的22章10节说:“凡外人不可吃圣物;寄居在祭司家的,或是雇工,都不可吃圣物。”11节说:“倘若是祭司用自己银钱买得的人,就可以吃圣物;生在他家的人,也可以吃他的食物。”
你注意到这里的不同了吗?祭司的女儿嫁给外人不可以吃圣物,在以色列人的外人也不可以吃圣物,寄居在祭司家的也不可以吃圣物,雇工也不可以吃圣物。但是11节却说,祭司用自己银钱买得的人和生在他家的人,就可以吃圣物。
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神和祭司是不是有主导权。如果祭司买来的或者自己家里生的,表明神借着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宝血和福音重生的人,就可以吃圣物。换句话说,圣经中常常用男子预表刚强的人,女人则预表软弱的人。如果你和外人在一起,你可以对他有影响力,让他认识神、亲近神的这种情况,他们可以吃圣物;你如果嫁给外人,在家里是先生说了算,这里先生是预表旧人或者不信神的外邦人,那么你就不可以吃圣物。
以色列人不是不可以接触外邦人,基督徒也不是不可以接触罪人,而是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影响他们来认识神。神就会祝福我们这样的接触。比如说,你如果是被不信的朋友拉去赌场,你面临着赌博甚至破产的诱惑,这个时候神可能不会许可你去,你如果硬要去,神就会不会与你同在。但是如果你不会受到赌博的试诱,而是一个好朋友深陷赌博之中,你希望陪他去拯救他脱离捆绑,那这个时候你去的话,神可能就与你同在。
一个祭司的女儿嫁给了外人,而且越陷越深,还生了孩子,就被从吃神的祭物中切断了。不要说献祭,连吃祭物的资格都没有了。献祭的资格要求的更高。但是人一旦与世界连接,不要说献祭,连吃祭物的资格都没有了。在旧约中只有祭司可以献祭,但是在新约中,我们每一个得救的基督徒都是属灵的祭司,都可以向神献祭。什么是我们的祭物呢?我们的祭物就是基督和和我们对基督的经历。
主耶稣说,祂就是从天上来的粮,我们必须吃祂的肉和祂的血才能活着。主耶稣就是我们的属灵祭物。南非牧师慕安德烈(Andrew Murry)说,祷告就是我们把我们里面的基督献给在天上的基督,或者说,祷告就是用我们里面的基督祷告天上的基督。当我们与世界联结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被剥夺了享受祭物的权利,还哪来谈什么献祭物给神的?
因此我对那个分享的姊妹说,你这件事情祷告感觉无力,没有得到主的喜悦是非常正常的感觉。当你一段时间活在肉体里和与世界的链接里的时候,你已经无法享受神的祭物了,因此你就渐渐失去了力量,因为神的祭物加给你力量。而你的力量软弱的时候,很久没有吃神的祭物了,那你拿什么来当作祭物献给神呢?对吧?所以这个时候祷告之后感觉软弱,是很正常的。
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好的祭物,就是悔改,当我们悔改的时候,神就会悦纳我们的祭物,重新恢复我们与祂的沟通,因此我们就可以继续吃神的祭物,慢慢我们的再次得着加力,就有能力祷告得神的喜悦了。所以我对这个姊妹分享说,如果你觉得祷告不蒙神的悦纳,还没有平安,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悔改不够。
我们常常做错事情,但是神的灵来感动我们悔改的时候,我们会常常来讲理由。旧约圣经中的扫罗就是这样,撒母耳让扫罗等他来了再献祭,但是撒母耳来晚了,扫罗因为惧怕群众就献祭了。撒马尔来了很生气,责备扫罗说为什么不等他,扫罗就辩解说群众等不及了。撒母耳在那里说出了很著名的一句话,撒母耳记上15:22和23节说,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看哪,听从胜于献祭;听命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与拜虚神和家神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话,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相反,当大卫犯罪之后,先知拿单来责备他,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说,我错了,我得罪神了,就悔改并写下著名的悔改诗,诗篇51篇。大卫就是不狡辩,不找理由。
这个姊妹分享说,她还在问神为什么不保守她不说出那样不合宜的话,反而让她得到了曝露呢?她一方面觉得如果她如果活在灵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另外一方面也感觉到圣灵时刻在看顾着她,不允许她太陷入世界里面,而会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干涉。
我们的经历的确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个祭司的女儿嫁给外人之后先生死了又没有孩子呢?这不是偶尔的经历。要知道拿俄米的先生就在外邦死掉了,两个儿子也死掉了,她带着儿媳路德回到以色列才得以继续吃神祭物中的分,并继承她先生的产业,并且借着她的儿媳路德得了一个孩子。这都是神在环境上的管教。神希望我们有份于祂的祭物,因此会兴起环境来,让我们的丈夫,就是旧人的预表,有一天会死掉,让我们能够回到父家,预表神的家,来继续享受神赐给我们的祭物。
这个经文看似很普通,这个姊妹的分享看似与这里没有关系,但是其实圣灵都借着她的分享对我们说话,告诉我们基督徒不要与世界连接,不要被世界裹挟和随波逐流,而是要紧紧连于基督、享受祂做神赐给我们的祭物,这样我们才能与神有交通,才能进一步向神献祭、得到神的喜悦。
我在聚会中还分享说,我们常常环境顺利、活在肉体之中的时候,发现读圣经好像有 油一样,或者像美国人说的水流过鸭背一样,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当我们身处极大的难处之中的时候,发现圣经的话往往是又真有活的。另外一个基督徒见证说,她的经历是这样的。有一次她与先生大吵一架,感觉这个婚姻都维持不下去了,她吵完之后,就读了一章《约伯记》的经文,发现就很有感动,心里也就重新升起了希望。我们越远离主的时候,我们就越无法享受神的祭物。但是当我们先生死去了,孩子也没有,被迫回到父家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神的祭物真是甜美。
我们的聚会中时间非常有限。这个题目交通完了,另外一个基督徒姊妹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22章26-28节说,耶和华对摩西说,才生的公牛、绵羊或山羊,七天当跟着母;从第八天以后,可以当供物蒙悦纳,作为献给耶和华的火祭。无论是母牛或母羊,不可同日宰母和子。”
那么到底为什么不可同日宰母和子呢?
这次读经带头分享的一个弟兄说,他在网上看到很多的讨论,但是没有看到一个让他感动的解释。
我在聚会中分享的感动是这样的。我认为这个经文是说到,一个人还活在肉体或者在魂里与世界有很多的连接的时候,不要假装属灵。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听我的解释:
首先,神恨恶假装。耶稣在地上的时候,及其恨恶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耶稣教导我们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在使徒行传5章中也有亚拿尼亚拿了田产买来,捐出一半却说是全部结果遭到得罪圣灵。彼得说,你买了不是你自己决定留多少吧,何必要装假欺骗圣灵呢?可见神不喜欢人的装假。
我们有些人是更多活在肉体里,好像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一样;有些人活在魂的享受里,好像漂流在旷野的以色列人;但是神的心意是让我们都进入美地,成为活在灵里的人。但是神却了解,让一个人得救脱离埃及、以及旷野的旅程和进入美地,都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特别是在信心中争战才能得胜的。因此神的恩典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对我们有不同的供应。
比如,当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时候,神会供应他们约瑟给他们提供看顾,当不认识约瑟的新的王兴起来的时候,神就会兴起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离开旷野。等到以色列人第一代因着悖逆和不顺从都倒闭在旷野之后,神就又兴起约书亚带领他们经历争战得胜进入美地。神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引领。
如果你的属灵光景没有到达下一个阶段的时候,神不会揠苗助长的。我不是说神喜悦我们活在肉体和犯罪之中,或者留恋于世界的享受而不顾神的权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神恨恶我们装假。
我举另外一个例子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就是我们知道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鸡蛋有蛋壳、有蛋清、有蛋黄,小鸡的生命是在蛋黄里,但是蛋壳却给鸡蛋提供保护,能够把生命保存在鸡蛋里。蛋清则给孵化的小鸡营养,让小鸡能够在孵化出来的时候得到营养,等小鸡生命成熟了,就自然破壳而出了。在这里,蛋壳和蛋清的作用就好比是“母亲”一样,他们的培育让小鸡的生命得以存活长大。
你想象一下,如果蛋壳打碎了,或者没有蛋清了,小鸡如何能够存活下来呢?
保罗在圣经中明确提到,我们在幼年的时候,需要律法的看顾,因为我们是幼儿,因此需要儿童导师。
加拉太3章23-25节说:
3:23 但信仰还未来到以先,我们是被看守在律法之下,被圈住好归于那要显示的信仰。
3:24 这样,律法成了我们的儿童导师,带我们归于基督,好使我们本于信得称义。
3:25 但信仰既然来到,我们就不再在儿童导师的手下了,
在这里的律法所起的儿童导师的作用,也好比利未记22章26-28节所说的“母亲”的作用。我们都是从肉体生的,我们都一个断奶的过程,但是在我们断奶之前,我们不可以杀死母亲。换句话说,我们在我们的灵里的新生命足够成熟到可以献给神作祭物之前,就如这里八天所预表的,我们不可以杀死母亲。这里的属灵意义就是说,当我们无法凭着自己里面基督的得胜的生命来生活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律法、规矩等“母亲”的管辖的。
最近几年来,基督徒中间有很大的争论,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受到律法主义伤害的基督徒们,特别夸大神的恩典的作用,要抛弃一切的律法和规条,其实是走过头了。我不否认这些基督徒曾经受过律法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伤害,但是完全抛弃律法是不可以的。连主耶稣也说过,祂来了不是废除律法,律法的一撇一那都不会废除,祂来了是成全律法的。
比如我是中国人,在中国人接受福音之前,中国人孔子的教训,帮助中国人保持基本的良心和道德。你不可以说,孔子的一切教训都是坏的,都要打到的,在福音改变中国人的心之前,孔子的道德教训对于保守中国人维持基本的道德素质是很有帮助的。一个基督徒在没有得到在耶稣基督生命之灵的律里的自由之前,是需要人管教的,是需要父母教导的,是需要教会管教的,是需要长老和牧师督促甚至批评的,是是需要坚持每天读圣经的。但是因为很多美国主流教会的人保守律法主义的苦害,就舍弃了很多的纪律和所谓律法或者规条,看似是在追求自由,其实是走入到对神的背叛当中。
这就是美国社会和教会目前的光景,很多人打着反对律法主义的旗帜,其实是在反对神。他们反对任何的规条和律法,说是追求圣灵的自由,其实是进入了无政府的状态,英文就是Lawlessness。这是美国教会目前最大的一个难处之一。牧者基本上不敢要求会众干什么,要求多了就可能被别人定罪为律法主义,很怕绊跌软弱的信徒,慢慢信徒就更加软弱,更加散漫没有纪律。
当我们在一个属肉体或者属魂和爱世界的光景中的时候,不要假装自己属灵。我们如果犯罪了就要诚实,不要假装没有犯罪。美国教会里有很大的罪恶,但是很多牧者却依然道貌岸然,直到有媒体或者人揭露了他们的罪行。这些让神很不喜悦。我不是说,我们要破罐子破摔,神并不喜悦我们犯罪,但是如果我们犯罪了诚实对待,神会喜悦我们的态度。神并不喜悦大卫犯罪,但是大卫的悔改的态度和柔软的灵让神喜悦。扫罗虽然犯的错误比不上大卫,但是他抵挡神的态度和骄傲的灵却让神大大的不喜悦。
神也知道我们还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如果是这样,那也就要诚实,慢慢随着神的生命在我们里面的扩展,更多在灵的生命里长大。但是千万不要学习亚拿尼亚,捐一半说是捐全部。如果我们还有保留,就诚实的说我们还有保留,如果不是全心爱神,就不要假装全心爱神。
今天教会最大的难处之一就是属灵上的装假,这个装假充斥了教会。明明在犯罪,却装作圣洁的祭司;明明是为着自己的利益,却说是为主;这是教会软弱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些情形就是前面经文说到的,不可同日杀死母和子。因为你的生命还没有在基督耶稣生命之灵的律里得自由的地步,你需要圣灵的管教和律法的限制(不是旧约遵守律法的层面),来帮助你在生命上成熟长大。
人岂能无师自通呢?保罗祝福提摩太说,不要忘记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我们都是从人学来的,美国社会和教会流行的对年长的人不尊重的一个习惯,也不是从神来的,也是受了世界上背叛的影响。我们必须尊重在主里的长者,接受他们在属灵生命上和属灵纪律上的训练,才能达到生命上的渐渐成熟。
我们不可以完全抛弃长者,也不可以完全抛弃律法,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遵守律法,而是借着各样的管教得以在性格上和生命上更加成熟起来。万有互相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 谢谢您的收听、收看或者阅读,我们下次接着分享。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