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3章初读之下,感觉逻辑有一些混乱。比如说,保罗在第一节开始提出一个问题:“犹太人有什么长处?割礼有什么益处?”然后在第二节开始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各方面有很多。第一个,是神的谕言信托了他们。”按照逻辑来说,我们应该期待保罗之后说“第二或者第三如何”,但是我们在3章找不到第二或者第三,在第4、5章也没有找到。后来网上查阅之后,才看到,一直到9章4、5节才看到保罗谈犹太人的其他长处。所以并不是保罗的逻辑不清楚,而是我们不清楚保罗的逻辑,因此在理解罗马书3章上存在困难。
我们对圣经的理解往往受到我们所收到的教导的影响。我是在地方教会得救的,地方教会的领袖李弟兄的教导是,罗马书9-11是插进来的话,来讲犹太人的拣选。我深受此论点的影响,所以没有这次看出保罗的逻辑来。李弟兄的教导固然有他的原因,但是或许这里我们可以说,罗马3章一开始谈论犹太人的长处的第一个问题,然后一谈就谈到了罗马8章,然后他的思路在罗马9章才继续下去,谈犹太人的其他长处。保罗在罗马9章4-5节说,“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的颁赐、事奉和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是他们的,按肉体说,基督也是出于他们的,祂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受颂赞的神。阿们。”
或许李弟兄也谈到过罗马书9章提到的犹太人的其他长处,但是我在地方教会的十三年聚会期间,很少听到人谈论这一点。倒是对罗马书9-11章是插进来的话,比较印象深刻。因此我这次得到的感动是,或许罗马书3-8章是插进来的话。我这里并不是批评别人,而是在讨论我们如何从前人既得到帮助,又不受限制。
学习圣经除了需要祷告神启示之外,也要学习其他人读经的亮光。在学习其他人对圣经的教导的过程中,也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了解别人所得到的亮光;另外一个部分是放弃(unlearn)我们接受的一些教导。我们常常从一些圣经教师获得一些关于圣经经文的理解,这些教导很多都植根于我们的记忆、甚至灵魂之中。这些教导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圣经,另一方面有的时候也会成为观念,拦阻我们进一步认识圣经。
我在地方教会期间常常碰到一些其他教会特别是华人教会的基督徒定罪地方教会和李弟兄教导异端。我后来虽然被神引领离开地方教会,到灵恩运动中学习真理和追求恩赐。我对圣经和一些真理的理解,也逐渐和地方教会的教导有所不同。但是迄今为止,我还是不同意那些华人教会对地方教会和李弟兄的定罪。我认为李弟兄的很多教导和地方教会的很多实行,值得基督身体的其他成员学习。但是我也反对在地方教会中的一些情形,就是无法突破、也不敢突破李弟兄弟兄教导的框架。李弟兄对圣经的理解,有些地方也不见得正确。比如,李弟兄对林前12章的一项神奇的恩赐“知识的言语”的注解是“知识的言语,是分授关于神和主一般知识的话。(八1~7。)…知识的言语,主要的是出于我们的悟性,并借着教导的。”(恢复本注解)我刚刚接触灵恩运动的时候,对什么是知识的言语也是不着边际。
后来听到叶光明(Derek Prince)弟兄在一次医治聚会中,提到他太太感觉神要医治某个人的腿,他把这个称为“知识的言语”。灵恩运动中,把神给一些牧者的神奇的信息叫做“知识的言语”。比如一个“知识的言语”恩赐很强的灵恩派先知肖恩·博兹(Shawn Bolz)常常在运用先知恩赐的时候,常常能说出对方的银行账号、生日、名字和社会安全号码等他不可能知道的信息,因此说出来时候,让对方大感震惊,因此承认有神对肖恩·博兹说话。很多人因此承认有神,并接受神。我曾多次亲自参加肖恩·博兹的聚会,目睹他如此使用他的恩赐。他把这些神奇的信息都称作“知识的言语”。
灵恩运动中,一般把主耶稣神奇地知道撒玛利亚妇人的有五个丈夫的历史、没有见过撒该却知道撒该的名字(路加19:5)、见到拿但业之前就知道他在无花果树下(约翰福音1:48)等叫做“知识的言语”。李弟兄弟兄也有这样的经历,比如他提到他没有任何预先了解的情况下,指出一个人偷了粉笔并在地上画圈导致该人悔改得救(李弟兄:《罗马书-生-命-读-经》)[1],以及在福音布道中神奇地指出一个女人让先生加班给自己买高跟鞋,也导致该女子悔改得救(李弟兄:《神的丰满》)[2]。他也在信息中提到,宋尚杰在未知情的情况下指着一个女人是小老婆,导致该名女子被圣灵感动后来悔改(李弟兄:《操练与主成为一灵》[3])。这些按照灵恩运动的解释,都是叫做“知识的言语”。
我个人认为灵恩运动对“知识的言语”的解释是正确的。因为一般来讲,林前12章的九种恩赐都是神奇的恩赐,因此这些神奇的恩赐更应该是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从神得到的神奇的信息,帮助传福音者或者先知来传福音或者让人悔改。但是李弟兄的解释,认为“知识的言语”是从悟性,并借着教导来的。这个和灵恩运动的解释不同,灵恩运动中的解释,认为“知识的言语”不是从悟性来的,乃是神奇地从神来的信息。
我个人认为,虽然李弟兄弟兄早期学习过方言,但是后来却放弃了方言并对灵恩运动保持距离。他对灵恩运动的批判,比如灵恩运动不注重生命的功课是正确的;但是他因为缺少某些灵恩的经历,因此对于一些圣经关于灵恩的教导也是理解错误的。我在地方教会聚会13年,后来离开地方教会到灵恩运动中学习,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扩大自己的思路的过程,慢慢认识到一些不同的真理。
我们对圣经认识的过程也是这样。一方面要祷告神赐给我们启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学习别人的亮光。我对在地方教会受到的教导和成全非常感恩,很多教导和实行,在经过我在不同教会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还是出于神的,对我对圣经的认识和属灵生命的成长很有帮助。对于这些教导,我极力推荐别人学习。但是也有一些教导,我在经过和其他教会的磨合和不同教导对我造成的思想冲突之后,渐渐有了不同的看法。
因此我每次带领读经都是在经历这个过程。一方面,我希望整理出哪些我在地方教会接受的教导是对其他教会是有益处的,并且不吝推广;另一方面,我也分享我经过在别的教会学习之后,产生的不同看法。希望这些不同看法,能够帮助在地方教会里的基督徒们。我的态度是一方面对过去在地方教会中学习的教导和接受的牧养和成全感恩,另一方面却又不受传统限制,能够突破一些教导对我们理解圣经产生的框架。从而给圣灵有自由,带领我们更深认识神的话语。
这个经历不仅对于我和在地方教会聚会的弟兄姊妹适用,其实,每一个基督教团体都从创始人继承了不少属灵的财富,同时接受了很多的限制。因此我希望,我这样的态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和地方教会有关的人,也能够帮助他们能够既继承前人、又能突破限制。我读经的时候的基本态度是,我们既要向圣灵敞开,接受圣灵的引导;又要接受前人的帮助,从基督的身体中有所学习。但是我们要活学活用,我们所接受的属灵教导,绝对不可以成为拦阻我们进一步接受圣灵引领的拦阻。
我这一次在读罗马书3章的时候,就是在应用这个原则。我努力继承从前人学习的理解,并且仰望圣灵给我们更新的看见。
我继续我们在罗马1、2章的讨论,就是历史记载早期罗马有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冲突。这个冲突可能很严重,导致革老丢下令所有的犹太人离开罗马。这个事情之后,来自罗马教会的犹太人百基拉和亚居拉才来到哥林多,并且碰到了保罗(使徒行传18:12)。然后保罗才有负担并决定一定要去罗马看看(使徒行传19:21)。保罗也在哥林多的时候写了《罗马书》,因为他也不确定他是否能够前往耶路撒冷之后,顺利到达罗马(罗马1:10)。我们的感动就是,这个冲突可能延伸到了教会里。就是犹太人的信徒要活律法,甚至要求外邦人遵守律法,而外邦人又夸耀自己的文化,甚至产生了冲突。对此,保罗并不避讳。他在罗马2:24节引用旧约的话指责犹太人信徒,“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他们受了玷污。”
罗马书1-2章赞扬了罗马教会的信心和他对教会的问候(1:1-17)之后,就开始指出外邦人的罪恶(1:18-32),罗马2章都是在讲对犹太人的批评。3章其实是继续这个批评,但是他说话的对象是外邦人。为什么我这么说?我的一个感动就是可能在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的冲突中,外邦信徒是被绊跌的一组人,因此保罗是使徒向着外邦人做外邦人,劝服他们不要被犹太人绊跌。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揣测,他是对外邦人说,难道犹太人没有什么好的吗?当然有一些好的,就是神的谕言托付给了他们。然后到了9章才继续说,犹太人还有其他的优点。这个好像一个长者劝架一样。保罗一方面要讲犹太人的缺点,好安慰外邦人,另一方面,又指出犹太人也不是一无是处。按照这个思路讲下去,到了罗马9-11章的时候,保罗才继续说神对犹太人的拣选以及他对犹太人的爱和负担。所以从这角度来看,罗马9-11并不是好像李弟兄所说的是插进来的话,而是从3章开始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保罗在3-8章之间谈了很多因信称义以及很多他属灵的经历而已。这些属灵的经历,对于外邦人如何胜过罪、犹太人如何胜过律法都是有益处的。
罗马3章开始提到因信称义(3:28),罗马4章详细讲述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经历。罗马5章继续讨论因信称义,但是开始提出来一个观点,就是律法进来是叫过犯增多(5:20)。罗马6章讲我们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罗马7章讲述罪的律捆绑保罗,罗马8章讲基督复活的律释放保罗脱离罪与死的律。等保罗结合自己的经历,讲完了因信称义的真理之后,保罗才继续他在罗马3章开始的思绪,就是犹太人也有长处,也值得外邦人感谢和接纳。一方面他们帮助我们传承了神的话语,提供了旧约圣经给我们,对此我们外邦人就应该感恩了。另外,罗马9章4-5节说,“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的颁赐、事奉和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是他们的,按肉体说,基督也是出于他们的,祂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受颂赞的神。阿们。”这就接上了保罗之前的思路。
在保罗讲述犹太人的部分结束之后,他就在罗马12章继续全面罗马教会的人要“爱弟兄,要彼此亲热”(12:10)。要服从权柄(13:1),要彼此接纳(14:1),然后在15章保罗特别提到自己把外邦人的奉献要带到耶路撒冷去,要把外邦教会的祝福带进耶路撒冷里。所以从此我们不仅可以看见保罗的逻辑,而且也可以理解保罗为什么一定要去耶路撒冷。因为在那个时候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冲突不断地背景中,保罗实在是有负担希望他们能够增加交通,彼此和好。这个对于美国今天面临种族冲突的情景,是非常有实际的属灵意义的。
在我提出了这个新的感动之外,还讨论了其他几个问题。一个弟兄说,为什么3:8节说:“为什么不说,让我们作恶以成善?这是我们所受的毁谤,也是有些人硬说我们有这话。这等人受审判是该当的。” 保罗之前在5节说,“如果我们不义显出神的义来,我们要说什么。”这里圣经并没有记载,谁毁谤保罗说“作恶以成善”,但是估计保罗说的有他的原因。虽然保罗之前没有来过罗马,但是罗马教会的一些领袖和信徒,包括百基拉和亚居拉等人是和保罗有联系和交通的。因此他可能间接从他们听到罗马教会的一些光景。
我的感动是,保罗是在说因信称义,不是因为我们的行为称义。这当然包括不会因我们好的行为称义,也不会因为我们坏的行为称义。3章10-18节,保罗引用旧约的话语,来证明没有一个是义人。到19-20节,他就说,律法是叫人知罪。人知罪之后,才能因信入耶稣基督得着 义。
另外一个弟兄问,那么为什么31节说,“我们借着信使律法失效么?绝对不是!反而坚固了律法。”我的回答是,其实这是保罗还是在为他一直到罗马8章之前,谈他的属灵经历来做铺垫。
我在地方教会接受的教导,是罗马7章的妇人预表律法,死去的丈夫预表旧人。旧人死去了,新丈夫就是基督。律法并不是麻烦的来源,旧人才是。律法无论是旧约或者新约,核心都是要求人爱神并爱人如己。但是问题是旧人做不到,新人、就是基督做我们的生命才能做得到。如果我们活在旧人里,律法一直是定罪我们的。比如太太要你爱,你爱不来,你就被定罪或者曝露了,你没有爱。这就是律法的作用。但是你如果活在基督的新生命里,你就能爱太太,甚至舍命,这样你就不但不违背律法,反而成全和坚固了律法的要求,就是爱人如己。
这个教导是非常好的。地方教会的长处是教导基督徒经历生命的长大和魂的更新,让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更加丰满。这个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
我也分享了自己的属灵经历,讲述我在艰苦的十年不孕,以及因此给婚姻带来的难处里,如何凭着信心和祷告,克服这一切的难处,并取得属灵的突破和神迹宝宝的经历。我自己的经历也证明,我们不仅要靠信心得救,而我们每一步的属灵突破也都要靠着信心。我分享到,我如何借着神的帮助,一步步把律法对我外面的要求,实化到我自己灵里规律我生命的的经历。借着这样的变化,我就从外面太太要求我爱她和关心她但是我做不到,慢慢到里面真正生发对太太的爱和同情。
我自己的经历,和保罗在这里所说的都是耶利米31章33节所描述的:“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换句话说,律法在外面限制和规律我们,这是因为我们还是孩童,需要律法做儿童导师来管教我们,但是它的目的是,带我们归于基督,好使我们因信称义(加拉太3:24)。律法要从外面做到我们里面,做到我们心里。旧约的时候犹太人只有律法在外面,但是新约里律法要做到我们的心里,但是犹太人心中有了帕子(林后3:14)。神的律法,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没有错的。是因为人们的心有了帕子,心歪了,才把律法读歪了。保罗这里在企图帮助信徒挪去他们心中的帕子,因为保罗深知,我们的心什么时候转向主,帕子就什么时候除去了(3:16)。
这个话,不仅应用于犹太教徒或者早期教会的犹太信徒,也应用于我们今天基督教里的任何人。我们心上是否有帕子拦阻我们进一步认识神的丰富和祂话语的丰富呢?连我们从我们的基督教传统中学习的圣经知识和道理,有的时候就会成为拦阻我们进一步认识神的帕子。愿神怜悯我们,能够光照我们,帮助除去我们一切的帕子!
[1] https://www.lsmchinese.org/lifestudy/roma32.html
[2] Witness Lee, The Fullness of God, chap.6, sec.4 (1985) in Living Stream Ministry, accessed March 18, 2020, https://www.ministrybooks.org/books.cfm?n .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