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写作的时态是过去式,说明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但是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因此又要等候它们发生出来。如何理解启示录记载的时间和永世的不同呢?在第一章我们讲述了对于表号和图画的语言认识的限制,会拦阻我们认识启示录。那么这次我们要谈谈时间的观念,如何限制我们理解启示录。如果我们在灵里,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这样在灵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会极大地帮助我们认识启示录。

我得救的教会的教导受到达秘和斯可福等教导的“时代论”的影响,把启示录2-3章提到的七个教会,解释为七个不同的时代。以弗所教会代表起初的、使徒时期的教会;士每拿的教会代表罗马帝国逼迫的教会;别迦摩的教会代表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会国教之后的堕落、撒狄教会预表改教之后的教会;非拉铁非的教会代表之后教会的复兴的努力,或者说宣教的时代;最后老底嘉教会代表末世教会的不冷不热。按照这个理论,最后神只好来把一些人提走,审判这个时代,教会在少数人得胜中收场。这样的教导在很多教会都有流传。其实这些教导固然有一些地方是正确的,但是过分受到了时间观念的限制。除了这七个教会可以代表七个不同时期的教会之外,也可以是同一个时期教会的不同光景。不仅如此,这写给七个教会的信也是超越时间,是在灵里的神给教会的话语,因此我们要打破时间的观念,在灵里领会神的话语。

线性时间对我们思维的限制

圣经记载的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吗?有的时候,有的时候不是的。比如,马太福音、马克福音和路加福音或许一定程度上按照先后的时间顺序写作,但是约翰福音的故事并不是这样。约翰福音的故事的编排,是为了说明一个个的道理,来把不同的故事写在一起。那么启示录中关于七个教会的书信的顺序是如何的呢?

一方面,它的确有时间的先后,因为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而且将来会发生。但是启示录写作的时间是过去式,就是在作者的眼睛里已经发生了。如何理解这些时间上的不同?再比如,我们知道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是2000年前的事情,但是启示录却先说祂“像是刚被杀过的”(5:6),后面又说祂是“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13:8);彼得前书1:2节说耶稣基督是“照着父神的先见被拣选”,20节说,“基督在创世以前,就预先被神知道,却在诸时期的末后,才为你们显现出来”。可见羔羊是早就存在的,在永世里就存在的。但是在时间之内,才向我们显明的。因此,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是和我们有关系的。如果我们把时间想象成为一个圆圈,那么(圆圈)时间之外就是永世,圆圈(时间)之内就是我们物质界的人的生存范围。一般来说,这个范围是我们无法突破的,就好像我无法超越光的速度。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速度如果接近光的话,我们会超越时间的限制。据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提到这个观点。而我们在灵里就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

我们常常有线性的思维,以为时间是线性的,有前后顺序的。这个线性思维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限制,让我们无法理解很多事情。比如,这里一方面说,羔羊是刚被杀的,另外一方面说,祂又是创世以来(有时间以来)被杀的;请问祂到底是在哪个时间发生的?如果我们有线性思维的限制的话,我们无法理解这个矛盾。因此我们可以把时间想象为一个圆,在圆圈之外是永世,在圆圈之内是时间。主耶稣说,祂是阿拉法,祂也是俄梅嘎,分别是希腊文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我们如果把希腊文的所有字母摆放在圆圈上,组成一个圆,这就是时间。如果你能把时间想象成为一个圆的话,会让我们更好理解这些时间上的冲突。因为如果时间是一个圆的话,起点也可能是终点。

这就好像一个学校的圆形操场一样,当选手们比赛跑步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圆圈的赛场上一圈一圈跑步。这就是时间之内,因为他们在参加一个比赛。当选手在操场上不断奔跑的时候,他们的位置变了,他们看待起点和终点的角度就变了。因此,使徒约翰在启示录5章见到被杀的羔羊感觉是刚被杀的,但是他往前跑步跑到启示录13章的时候,他就说这个羔羊是创世以来被杀的。请问哪个是对的?都是对的。但是为什么约翰的说法不同呢?是约翰观察羔羊的距离和角度不同了。比如,我刚在操场上开始跑步的时候,我会说“当教练开了比赛的枪说开始比赛的时候,我觉得他的身影就好像一个大鹰”;但是等我跑到操场一半的时候,我也可以说“教练开枪的身影好像在一个小鸟”。两个都对,是我们的观察的角度和位置变了。

在灵里的提升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

我们必须了解时间是一个范围,它是可以打破的。但是如果操场跑步比赛结束之后,他们离开赛场,就脱离了这个比赛的范围。时间就好像是这样跑道一样,是神设立的一个范围,让我们在这里学习和认识神,并寻找救恩的过程。再比如,最近NASA试验用一个卫星撞击一个小行星,就改变了这个小行星公转的轨道。时间就好像这个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样,当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它可以改变这个轨道。再比如,时间就好像DC的环城公路495一样,我可以一直在这个公路上绕行,就一直在围绕DC的圆圈绕行。但是如果我从任何一个出口出去的话,就会离开这个圆圈。时间是可以突破的。我们如何突破时间的限制呢?在灵里就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

如果我们在灵里提升我们的高度和视角,我们就可以脱离时间的限制。当我们在灵里脱离时间的限制之后,我们观察时间内的事情,就好像赛场外的观众观察赛场内跑步的人一样,我们是有完全不同的视角的。或者说,就好像我们圆圈外观察圆圈内、从高空观察一个圆圈一样,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视角。

启示录记载的内容固然有时间之内的视角,但是很多记载是超越时间的视角,因此如果我们用时间之内的视角来观察的话,就会遇到很多的局限,造成我们对启示录的很多误解。比如,教会是在时间之内,还是超越时间的?一方面她是在时间之内产生、长大,并且走向生命成熟的故事;这是启示录记载的一个主题。另外一方面,她是超越时间的。因为“祂在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以弗所书1:4)。那么,主对七个教会的说话,是在时间之内吗?还是超越时间的?如果在时间之内的话,是对使徒约翰的时代的亚细亚的七个教会所说的话,还是对今天教会所说的话?我们是应该把这个时间当做一条线,还是当做一个圆?线性的时间线就是不可重复的,必须前进的。圆形的时间就是可以重复的,和不断复制的。同时,如果超越时间的话,就是不受时间限制限制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看“时代论”的教导,它的局限在哪里?它的局限就是过于线性的思维了。固然教会历史的进程中,似乎和七个教会的光景有所重合,特别是起初的教会、被罗马帝国逼迫的教会和与罗马帝国和世俗联姻的教会等都是如此,但是把撒狄的教会定位宗教改革、把非拉铁非的教会定位自己的复兴的努力(无数接受时代论的教会认为自己是非拉铁非的教会,或者企图成为非拉铁非的教会),把教会复兴的失败定义为老底嘉教会(每个企图成为非拉铁非教会的人都看到他们教会的死沉和堕落),就有一点儿过分受到时间线性思维的限制了。

一定程度上,教会的历史固然是线性发展的;但是它也是一个圆,一个范围,启示录七个教会的光景可以不断重复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教会上,因为这是一个教会不断犯错、纠错,和学习,从而变得成熟的一个过程。我们是陶器,神是匠人,时间就是那个窑。我们在窑里受到锻炼的过程就是时间,当我们被锻造成熟了,就没有时间了。时间就打破了,我们就进到永世里。因此就好像在窑里锻炼的时候,我们的渣滓会除去,我们的精金会保留。渣滓就是时间之内的,精金就是会存到永世的,这是超越时间的。因此,我们在认识启示录的时候,必须看到哪些是渣滓,这是暂时的和时间之内的;哪些是精金,这是永远的和超越时间的。时间就是这个窑,要炼净我们。

因此我们在理解启示录对七个教会的书信的时候,必须分清楚哪些是在谈论时间之内的事情,哪些是在谈论时间之外的事情。这两个是交错对比的。我多次说过,主耶稣写给每个教会的书信都是三明治的结构。前面第一段是称赞的话,中间是责备的话,后面再是鼓励的话。其实这个结构也可以说,时间之外、时间之内、时间之外这样的结构。整个圣经就是这样的结构。在创世纪3章亚当犯罪的记录以前,人类是没有罪的;这个虽然在时间之内,但是却还没有罪。而且在约翰福音1章提到了已过的永远。创世纪3章到启示录20章撒旦被扔到火湖里,时间就要结束,人们要进到永世里。创世纪3章到启示录20章之间大段的圣经,就是中间这个过程。到了启示录的末了,终点就回到了起点。时间的结束,就回到了时间的起点,时间这个过程结束了,因为时间这个窑结束了。连时间都要没有了。不仅时间没有了,“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启示录20:14)。无论时间、死亡和阴间都是神手中的工具,帮助我们进入永世。

时间之外和时间之内犹如远景和近景镜头的切换

我多次被在异梦里提到天堂,看到天堂的一些情景,这让我体会到我是活在永世里。但是在世界里,我还活在肉体之中和时间之中。我如何看到我属灵的经历和我肉身的限制?这些经历帮助我必须学习能够轻松自如地转换视角。我一方面会永远活着,我现在就在永远活着(很多人心里还觉得自己到了天堂之后才会永远活着,这是个错误的理解,你得救之后就已经在永远活着);另一方面,我在短暂地活在时间和范围之内。因此我的视角必须能够在两种不同的视角之间转换。我常常跟太太讲述我的天堂异梦,她说,你好像不是活在这个世界。你应该考虑到别人的不同的感受和视角,来陈明你认识的真理和你的经历。这都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

启示录就是这样两种经历交叉在一起的混合叙述。一会儿,使徒在讲述灵里、天堂上、超越时间的事情;一会儿,他又在讲述时间之内、地上的、暂时的事情。我们必须在这两个时间中转换自如。就好像摄影镜头在近景和远景中自由切换一样。因此在读启示录的时候,我们必须体会哪些是属土的、哪些是属天的;哪些是时间之内,过程之中的、哪些是存到永远的。我们看到启示录内的教会,就如同勘探学家看待金矿一样。金矿是否是金矿,不取决于金矿石里面有没有土,而是有没有金子和有多少金子。启示录记载的教会的试炼,就是炼金淘汰沙子、练出精金的过程。

当我们能够看见时间之外、永远之内神对教会的旨意,就能够得到启示,知道我们最终的方向,不至于迷失在环境和苦难中。当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时间之内、教会需要炼净的地方,我们才能配合神的管教,除去渣滓,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成熟。所以我们读启示录的时候,必须在这两个不同的视角中不断转换。

荣耀的末世论
包括时代论等论述带来的末世论,似乎有一些消极的结果。很多人受制于线性思维的限制,把七个教会的光景比喻为教会七个时代,最后一个时代就是老底嘉不冷不热的教会,神最后会来审判这个世界,把教会得胜者提走,其他的人加以管教。这个解释有正确的部分,但是过分消极。根据启示录的记载,最后末世是极其荣耀的。虽然启示录记载了各样的审判、邪灵的作为、人的背叛等消极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积极的异象、鼓励、收割和得胜。教会的新妇和得胜者在12章得以产生,成了启示录的转折点。之后教会的新妇在神和天使的帮助下,不断与撒旦和他的军队争战,最后得胜,不仅带进了荣耀的千年国,并且带进了时代的结束,进入新天新地和永世。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末世论,因为很多人深受消极的末世论影响,一有风吹草动,比如灾难、战争、教会的黑暗,就马上灰心丧气等待神来审判、提走我们,而放弃了努力。这其实是中了撒旦的诡计。

主耶稣的祷告说,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如果神是要我们末世的时候逃跑和失败的话,主耶稣就不需要这样祷告了。神的旨意一定会最后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另外,哈巴谷书说,“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2:14,也参见以赛亚书11:9)。以赛亚书60:1-3节还说,“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已经升起照耀你。看哪,黑暗要遮盖大地,幽暗要遮盖众民;耶和华却要升起照耀你,他的荣耀要现在你身上。列国要来就你的光,君王要来就你生气的光辉”。正如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神用火柱分割以色列人和埃及人,以色列人在火柱中,埃及人则在黑暗里。我们是在黑暗里还是在火柱里,完全取决我们如何站队。如果我们和神以及神的选民站在一起,我们就在火柱中;如果我们和仇敌站在一起,就在黑暗里。不幸的是,很多神的选民末世被仇敌欺骗,而站在黑暗里。如果你的末世论是消极的、黑暗的、逃跑论的,你可能被仇敌欺骗了,需要祷告神光照你,好站进正确的队伍里。我们在末世的时候,是应该兴起发光,不但是好像但以理所说的发光如星,而且更好像箴言所说的,越照越明,直到日午!